王平子形甚散朗,内实劲侠。

袁悦有口才,能短长说,亦有精理。始作谢玄参军,颇被礼遇。后丁艰,服除还都,唯赍战国策而已。语人曰:“少年时读论语、老子,又看庄、易,此皆是病痛事,当何所益邪?天下要物,正有战国策。”既下,说司马孝文王,大见亲待,几乱机轴。俄而见诛。

孝武甚亲敬王国宝、王雅。雅荐王珣于帝,帝欲见之。尝夜与国宝、雅相对,帝微有酒色,令唤珣。垂至,已闻卒传声,国宝自知才出珣下,恐倾夺要宠,因曰:“王珣当今名流,陛下不宜有酒色见之,自可别诏也。”帝然其言,心以为忠,遂不见珣。

王绪数谗殷荆州于王国宝,殷甚患之,求术于王东亭。曰:“卿但数诣王绪,往辄屏人,因论它事,如此,则二王之好离矣。”殷从之。国宝见王绪问曰:“比与仲堪屏人何所道?”绪云:“故是常往来,无它所论。”国宝谓绪于己有隐,果情好日疏,谗言以息。

这首诗是《世说新语 · 谗险第三十二》中的一段,描述了王平子、袁悦、王国宝、王雅、王绪等人的故事。以下是逐句释义:

  1. “王平子形甚散朗,内实劲侠。” - 王平子外表看起来松散开朗,但内心非常刚毅勇敢。
  2. “袁悦有口才,能短长说,亦有精理。” - 袁悦口才好,善于辩论,而且思维严谨。
  3. “始作谢玄参军,颇被礼遇。” - 起初担任谢玄的参军,受到很好的待遇。
  4. “后丁艰,服除还都,唯赍战国策而已。” - 后来遭遇丧事,服丧期满回到京城,只带了战国策。
  5. “语人曰:“少年时读论语、老子,又看庄、易,此皆是病痛事,当何所益邪?天下要物,正有战国策。”” - 他告诉别人:“年轻时我读了《论语》、《老子》,还看了《庄子》、《周易》,这些都是有害无益的事。真正有用的天下要物,就是战国策。”
  6. “既下,说司马孝文王,大见亲待,几乱机轴。俄而见诛。” - 他下到司马孝文王那里,得到重用和亲近,几乎破坏了朝政的稳定。不久就被处死。
  7. “孝武甚亲敬王国宝、王雅。雅荐王珣于帝,帝欲见之。尝夜与国宝、雅相对,帝微有酒色,令唤珣。垂至,已闻卒传声,国宝自知才出珣下,恐倾夺要宠,因曰:“王珣当今名流,陛下不宜有酒色见之,自可别诏也。”帝然其言,心以为忠,遂不见珣。” - 晋孝武帝非常尊敬王国宝和王雅。王雅向晋孝武帝推荐了王珣,晋孝武帝想要见他。有一天夜里,晋孝武帝和王国宝、王雅一起坐着,晋孝武帝有些喝醉酒的样子,让唤王珣过来。王珣快要到了,却听到去世的消息传来,王国宝知道自己不如王珣优秀,担心失去宠爱,于是对晋孝武帝说:“王珣现在名声很大,陛下不应该有醉意就见他,可以另外下令。”晋孝武帝听了他的话,认为他是忠诚的,就没有见王珣。
  8. “王绪数谗殷荆州于王国宝,殷甚患之,求术于王东亭。曰:“卿但数诣王绪,往辄屏人,因论它事,如此,则二王之好离矣。”殷从之。” - 王绪多次在王国宝面前诽谤殷仲堪,殷仲堪非常担忧,就去找王东亭寻求办法。王东亭告诉他:“你只管多次到王绪那里去,每次进去都要把其他人支开,趁机谈点别的事。这样一来,两个王爷之间的关系就会被破坏。”殷仲堪听从了他的话。
  9. “国宝见王绪问曰:“比与仲堪屏人何所道?”绪云:“故是常往来,无他所论。”国宝谓绪于己有隐,果情好日疏,谗言以息。” - 王国宝见到王绪问道:“你上次和殷仲堪在一起的时候都说了些什么?”王绪回答说:“只是平常往来,没有什么要说的。”王国宝觉得王绪对自己有所隐瞒,两人的感情一天天疏远,王绪的谗言也随之消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