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孟昶为长史,总摄后事。檀凭之为司马。百姓愿从者千余人。三月戊午朔,遇吴甫之于江乘。甫之,玄骁将也,其兵甚锐。高祖躬执长刀,大呼以冲之,众皆披靡,即斩甫之。进至罗落桥,皇甫敷率数千人逆战。宁远将军檀凭之与高祖各御一队,凭之战败见杀,其众退散。高祖进战弥厉,前后奋击,应时摧破,即斩敷首。初,高祖与何无忌等共建大谋,有善相者相高祖及无忌等并当大贵,其应甚近,惟云凭之无相。高祖与无忌密相谓曰“吾等既为同舟,理无偏异。吾徒咸皆富贵,则檀不应独殊”深不解相者之言。至是而凭之战死,高祖知其事必捷。

玄闻敷等并没,愈惧,使桓谦屯东陵口,卞范之屯覆舟山西,众合二万。己未旦,义军食毕,弃其馀粮,进至覆舟山东,使丐士张旗帜于山上,以为疑兵。玄又遣武骑将军庾祎之,配以精卒利器,助谦等。高祖躬先士卒以奔之,将士皆殊死战,无不一当百,呼声动天地。时东北风急,因命纵火,烟焰张天,鼓噪之音震京邑。谦等诸军,一时土崩。玄始虽遣军置阵,而走意已决,别使领军将军殷仲文具舟于石头,仍将子侄浮江南走。庚申,高祖镇石头城,立留台,总百官,焚桓温神主于宣阳门外,造晋新主,立于太庙。遣诸将帅追玄,尚书王嘏率百官奉迎乘舆。司徒王谧与众议推高祖领扬州,固辞。乃以谧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于是推高祖为使持节、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徐州刺史。

宋书·卷一·本纪第一·武帝上

以孟昶为长史,总摄后事。檀凭之为司马。百姓愿从者千余人。三月戊午朔,遇吴甫之于江乘。甫之,玄骁将也,其兵甚锐。高祖躬执长刀,大呼以冲之,众皆披靡,即斩甫之。进至罗落桥,皇甫敷率数千人逆战。宁远将军檀凭之与高祖各御一队,凭之战败见杀,其众退散。高祖进战弥厉,前后奋击,应时摧破,即斩敷首。初,高祖与何无忌等共建大谋,有善相者相高祖及无忌等并当大贵,其应甚近,惟云凭之无相。高祖与无忌密相谓曰“吾等既为同舟,理无偏异。吾徒咸皆富贵,则檀不应独殊”深不解相者之言。至是而凭之战死,高祖知其事必捷。

玄闻敷等并没,愈惧,使桓谦屯东陵口,卞范之屯覆舟山西,众合二万。己未旦,义军食毕,弃其馀粮,进至覆舟山东,使丐士张旗帜于山上,以为疑兵。玄又遣武骑将军庾祎之,配以精卒利器,助谦等。高祖躬先士卒以奔之,将士皆殊死战,无不一当百,呼声动天地。时东北风急,因命纵火,烟焰张天,鼓噪之音震京邑。谦等诸军,一时土崩。玄始虽遣军置阵,而走意已决,别使领军将军殷仲文具舟于石头,仍将子侄浮江南走。庚申,高祖镇石头城,立留台,总百官,焚桓温神主于宣阳门外,造晋新主,立于太庙。遣诸将帅追玄,尚书王嘏率百官奉迎乘舆。司徒王谧与众议推高祖领扬州,固辞。乃以谧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于是推高祖为使持节、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徐州刺史。

译文:

玄听到敷等人已经阵亡的消息后更加恐惧,派遣桓谦在东陵口屯兵,卞范之在覆舟山的西边驻扎,两军合计达到两万人马。己末日早晨,义军吃完了剩下的粮食,放弃其余的粮食,进军到覆舟山南面,命令乞丐士兵在山顶上挂起了旗子作为疑兵。玄又派武骑将军庾祎之配合精锐的士兵和锋利的武器,帮助桓谦等人。高祖亲自带头向前冲锋冲击敌军,士兵们都拼死战斗,没有不一个抵得上一百人,喊声震彻天地。当时东北风很急,因此下令纵火,浓烟烈火遮天蔽日,鼓声震天动地。谦等各路军队,一下子土崩瓦解。玄开始虽然派出军队列阵,但逃跑的意图已经定下,另外派领军将军殷仲文乘坐小船到石头城,还将自己的儿子侄子一起渡过长江逃走。庚申,高祖镇守石头城,建立留守机构,统一管理百官,焚烧桓温的神主牌位于宣阳门外,建造晋朝的新皇帝,立于太庙中。派遣各位将领追击玄,尚书王嘏率领百官迎接乘舆。司徒王谧与众人商议推举高祖兼任扬州的职务,坚决推辞。于是任命王谧为录尚书事,兼任扬州刺史。于是就委任高祖为使持节、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徐州刺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