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公复率众进讨。至襄阳,休之奔羌。天子复重申前命,授太傅、扬州牧,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前部羽葆、鼓吹,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封公第三子义隆为北彭城县公。以中军将军道怜为荆州刺史。八月甲子,公至自江陵,奉还黄钺,固辞太傅、州牧、前部羽葆、鼓吹,其余受命。朝议以公道尊勋重,不宜复施敬护军,既加殊礼,奏事不复称名,以世子为兖州刺史。
十二年正月,诏公依旧辟士,加领平北将军、兖州刺史。增都督南秦,凡二十二州。公以平北文武寡少,不宜别置,于是罢平北府,以并大府,以世子为豫州刺史。三月,加公中外大都督。
初,公平齐,仍有定关、洛之意,值卢循侵逼,故其事不谐。荆、雍既平,方谋外略。会羌主姚兴死,子泓立,兄弟相杀,关中扰乱,公乃戒严北讨。加领征西将军、司豫二州刺史。以世子为徐、兖二州刺史。下书曰“吾倡大义,首自本州,克复皇祚,遂建勋烈。外夷勍敌,内清奸轨,皆邦人州党竭诚尽力之效也。情若风霜,义贯金石。今当奉辞西旆,有事关、河,弱嗣叨蒙,复忝今授,情事缠绵,可谓深矣。顷军国务殷,刑辟未息。眷言怀之,能不多叹。其犯罪系五岁以还,可一原遣。文武劳满未蒙荣转者,便随班序报”
诗句:
- 四月,公复率众进讨。至襄阳,休之奔羌。天子复重申前命,授太傅、扬州牧,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前部羽葆、鼓吹,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封公第三子义隆为北彭城县公。以中军将军道怜为荆州刺史。
- 十二年正月,诏公依旧辟士,加领平北将军、兖州刺史。增都督南秦,凡二十二州。公以平北文武寡少,不宜别置,于是罢平北府,以并大府,以世子为豫州刺史。三月,加公中外大都督。
- 初,公平齐,仍有定关、洛之意,值卢循侵逼,故其事不谐。荆、雍既平,方谋外略。会羌主姚兴死,子泓立,兄弟相杀,关中扰乱,公乃戒严北讨。加领征西将军、司豫二州刺史。以世子为徐、兖二州刺史。下书曰“吾倡大义,首自本州,克复皇祚,遂建勋烈。外夷勍敌,内清奸轨,皆邦人州党竭诚尽力之效也。情若风霜,义贯金石。今当奉辞西旆,有事关、河,弱嗣叨蒙,复忝今授,情事缠绵,可谓深矣。顷军国务殷,刑辟未息。眷言怀之,能不多叹。其犯罪系五岁以还,可一原遣。文武劳满未蒙荣转者,便随班序报”。
译文:
- 四月,宋公重新带领部队进讨。到达襄阳时,刘休之投奔了羌族。天子重申先前的任命,授予宋公太傅、扬州牧的职务,可以身穿朝服上殿,入朝不用小步快走,在朝廷上接受百官拜揖时不必起立,增加前部的羽毛装饰和乐队,设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封宋公的第三个儿子刘义隆为北彭城县公。任命中军将军萧道怜为荆州刺史。
- 十二年正月,皇帝下韶令让宋公继续招揽人才,加领平北将军、兖州刺史。增加了都督南秦等十二州的职权。由于平定北边后,朝廷认为没有必要单独设立平北府,因此撤销平北府,合并到大府。任命宋公的世子为豫州刺史。三月,加给宋公中外大都督的称号。
宋公平定齐地时,就有安定关中、洛川的意图。但由于遭遇卢循的进攻,所以未能成功。荆、雍两州已经平定之后,开始策划对外扩展。恰逢羌族首领姚兴去世,他的儿子姚泓即位,兄弟之间相互残杀,关中地区陷入混乱,宋公就加强戒备准备北伐。加授给宋公征西将军和司豫二州刺史的职务。任命宋公的世子为徐州刺史和兖州刺史。发布文书说:“我倡导正义,首先从本州做起,收复皇权基业,建立功勋业绩。外有强敌,内有奸邪之人作乱,这都是我们这些忠臣良将竭尽全力的结果。情感深厚如同风霜一样,忠诚坚定就像金石一样。现在我即将奉命北上征伐,涉及有关、河两地,年幼继承皇位的人被蒙受重任,再次被授予官职,心情复杂纠结,可以说是十分沉重了。近期国家事务繁忙,刑罚还没有全部执行完毕。对此事深感怀念之情,心中不免感慨万分。那些犯罪被判五年以内的罪犯可以宽赦一次释放。那些因为战争有功而没有获得升迁的文武官员,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地位和才能依次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