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闻浓湖平,议欲更遣军与郢州合势,又欲断据巴陵,经日不决。乃遣将赵道始于江津筑垒,任演戍沙桥,诸门津要,皆有屯兵。人情转离,将士渐逃散。更议奉子顼奔益州,就萧惠开,典签阮道预、邵宰不同,曰“近奉别诏,诸藩若改迷归顺者,悉复本爵。且任叔儿已断白帝,杨僧嗣据梁州,虽复欲西,岂可得至”道预、邵宰即与刘道宪解遣白丁,遣使归罪。荆州治中宗景、土人姚俭等勒兵入城,杀道宪、预、记室参军鲍照,劫掠府库,无复孑遗,执子顼以降。

初,邓琬征兵巴东,巴东太守罗宝称辞以郡接凶蛮,兵力不足分。巴东人任叔儿聚徒起义,遣信要宝称,宝称持疑未决,暴疾死。叔儿乃自号辅国将军,引兵据白帝,杀宝称二子,阻守三陕。萧惠开遣费欣寿等五千人攻叔儿,叔儿与战,大破之,斩欣寿。子顼又遣中兵参军何康之领宜都太守,讨叔儿。军至陕口,为夷帅向子通所破,挺身走还。叔儿遂固白帝。

诗句

荆州闻浓湖平,议欲更遣军与郢州合势,又欲断据巴陵,经日不决。

译文

荆州听说浓湖平静,打算重新派遣军队与郢州合并势力,又想占据巴陵,经过几天没有决定。

注解

  1. 荆州:指当时位于长江中游的荆州地区。
  2. 浓湖:可能是指一个湖泊的名字,具体位置不详,此处应为泛指。
  3. 议欲更遣军与郢州合势:商议重新派遣军队与郢州合并力量。
  4. 又欲断据巴陵:又想占据巴陵。
  5. 经日不决:经过几天还没有决定。
  6. 乃遣将赵道始于江津筑垒,任演戍沙桥:于是命令将领赵道子在江津筑起堡垒,任演驻守沙桥。
  7. 诸门津要:各城门要塞。
  8. 屯兵:驻扎士兵。
  9. 人情转离,将士渐逃散:人心开始背离,将士逐渐逃亡。
  10. 奉子顼奔益州,就萧惠开:奉承刘子顼投奔益州,寻求萧惠开的帮助。
  11. 典签阮道预、邵宰不同:典签阮道预和邵宰意见不一。
  12. 曰“近奉别诏,诸藩若改迷归顺者,悉复本爵。”:他们说:“最近接到诏书,如果其他藩王改邪归正归顺朝廷,全部恢复原封爵位。”
  13. 且任叔儿已断白帝:而且任叔儿已经攻占了白帝城。
  14. 杨僧嗣据梁州:杨僧嗣占领了梁州。
  15. 虽复欲西,岂可得至”:虽然想往西进军,难道能到达?
  16. 道预、邵宰即与刘道宪解遣白丁,遣使归罪:阮道预、邵宰立即与刘道宪解除误会,派出使者归罪。
  17. 荆州治中宗景、士人姚俭等勒兵入城,杀道宪、预、记室参军鲍照,劫掠府库,无复孑遗,执子顼以降:荆州治中宗景、土著官员姚俭等人率军进入城池,杀死道宪、预、记室参军鲍照,抢劫府库,没有留下一个活人,抓住刘子顼投降。
  18. 初,邓琬征兵巴东,巴东太守罗宝称辞以郡接凶蛮,兵力不足分:当初,邓琬向巴东征兵,巴东太守罗宝称以该郡接壤凶恶蛮族,兵力不足以分配。
  19. 巴东人任叔儿聚徒起义:巴东人任叔儿聚集徒众起义。
  20. 遣信要宝称,宝称持疑未决,暴疾死:派遣使者去通知罗宝称,罗宝称犹豫不定而突然发病去世。
  21. 叔儿乃自号辅国将军,引兵据白帝,杀宝称二子,阻守三陕:任叔儿于是自称辅国将军,带领军队占据白帝,杀了宝称的两个儿子,阻挡守卫三陕。
  22. 萧惠开遣费欣寿等五千人攻叔儿,叔儿与战,大破之,斩欣寿:萧惠开派费欣寿等五千人攻打任叔儿,任叔儿与敌军交战,将其打败,斩杀费欣寿。
  23. 子顼又遣中兵参军何康之领宜都太守,讨叔儿:刘子顼又派中兵参军何康之率领宜都太守职务,讨伐任叔儿。
  24. 军至陕口,为夷帅向子通所破,挺身走还:大军抵达陕口时,被夷族首领向子通击败,他孤身一人逃跑返回。
  25. 叔儿遂固白帝:任叔儿最终固守白帝城。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邓琬及其部下在面对内外压力时的挣扎和反抗过程。从诗中可以看出,邓琬在军事上的失败以及政治上的压力使得他的政权逐渐走向衰败。诗中的“荆州”、“巴东”等地点反映了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南朝时期的社会动荡及地方势力的兴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