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开府辟召,下书曰“吾忝大宠,思延贤彦,而《兔置》潜处,《考槃》未臻,侧席丘园,良增虚伫。南阳宗炳、雁门周续之,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于是并辟太尉掾,皆不起。宋受禅,征为太子舍人。元嘉初,又征通直郎。东宫建,征为太子中舍人,庶子,并不应。妻罗氏,亦有高情,与炳协趣。罗氏没,炳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谓沙门释慧坚曰“死生不分,未易可达,三复至教,方能遣哀”衡阳王义季在荆州,亲至炳室,与之欢宴,命为咨议参军,不起。
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为诸桓所重,桓氏亡,其声遂绝,惟炳传焉。太祖遣乐师杨观就炳受之。
诗句:
宋书(全文在线阅读)卷九十三 列传第五十三 隐逸
译文:
太祖与江夏王义恭书道次宗亡,义恭答曰:”雷次宗不救所疾,甚可痛念。其幽栖穷薮,自宾圣朝,克己复礼,始终若一。”
关键词注释:
- 雷次宗:人名,此处指雷次宗为宗炳的弟子,隐居不仕。
- 江夏王义恭:人名,此处指南朝宋文帝时期的大臣江夏王刘义恭,与雷次宗有书信往来。
- 贤人:品德高尚的人。
- 隐世:隐居不问世事。
- 遁世:逃避尘世。
- 幽人:隐居在山林中的高人。
- 贞吉:形容人品高尚吉祥。
- 高风:高尚的行为或品格。
- 笃行:坚定的行为。
- 尚子:即宗炳的儿子宗尚,这里用来称呼宗炳本人。
- 五岳之举:指五次上山采药,表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 谢居:指宗炳的住所,他选择在这里隐居。
- 琐琐:形容琐碎繁忙。
- 犬马之齿:指人的年岁已高,比喻时间流逝。
- 崦嵫将迫:指日落西山,形容时间紧迫。
- 前途几何:未来的事情如何,表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 尚子五岳之举:指宗炳五次上山采药,表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 谢居:指宗炳的住所,他选择在这里隐居。
- 天集有汉:指天命降临于汉朝,暗示着宗炳与汉朝的联系。
- 愍侯:指宗炳,因为他的高尚品质被人们所怜悯。
- 于赫愍侯:指宗炳的名声显赫,受到人们的尊崇。
- 运当攀龙:指时机来临,能够像龙一样腾飞。
- 抚剑夙迈,显兹武功:指宗炳年轻时就立志要建功立业。
- 参誓山河,启土开封:指宗炳参与制定国家法律制度,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 亹亹丞相:形容宰相的勤勉工作,不断努力。
- 群川载导,众条载罗:指河流众多,各种事物相互交织。
- 时有默语:指时常思考问题,默默无语。
- 业融长沙:指事业成功,如同长沙的繁荣。
- 天子畴我:指天子称赞他的才能和贡献。
- 我祖:指宗炳自己,强调他的祖先对他的影响。
- 慎终如始:指谨慎对待每一个细节,就像开始时一样认真。
-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指正直无私,恩泽广布。
- 于皇仁考:指敬爱的祖父。
- 淡焉虚止:指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 寄迹夙运:指寄身于命运的变迁之中。
- 冥兹愠喜:指内心充满喜悦,不为外物所动。
- 嗟余寡陋:指自己才疏学浅。
- 瞻望靡及:指无法仰望到祖父的智慧。
- 顾惭华鬓,负景只立:指因为年纪已大而感到惭愧。
- 三千之罪,无后其急:指因年纪已大而感到羞愧,没有脸面面对他人。
-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指看到孩子的成长,希望他能健康成长。
- 凡百有心,奚待于我:指无论别人有什么想法,我都不关心。
-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指看到孩子的成长,希望他能健康成长。
-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指人们常说,真情不会虚假。
赏析:
这首诗是宗炳的《五柳先生传》,描述了他的隐居生活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他以“五柳先生”自称,表达了他的志趣和性格特点。诗中通过描绘宗炳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展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文化的推崇和认同。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宗炳对子孙的期望和关爱,他希望他们能够继承自己的志向和品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