劭欲杀三镇士庶家口,江夏王义恭、何尚之说之曰“凡举大事者,不顾家口。且多是驱逼,今忽诛其余累,正足坚彼意耳”劭谓为然,乃下书一无所问。使褚湛之戍石头,刘思考镇东府。濬及萧斌劝劭勒水军自上决战,若不尔,则保据梁山。江夏王义恭虑义兵仓卒,船舫陋小,不宜水战。乃进策曰“贼骏少年未习军旅,远来疲弊,宜以逸待之。今远出梁山,则京都空弱,东军乘虚,容能为患。若分力两赴,则兵散势离。不如养锐待期,坐而劝衅”劭善其议,萧斌厉色曰“南中郎二十年少,业能建如此大事,岂复可量。三方同恶,势据上流,沈庆之甚练军事,柳元景、宗悫屡尝立功。形势如此,实非小敌。唯宜及人情未离,尚可决力一战。端坐台城,何由得久。主相咸无战意,此自天也”劭不纳。疑朝廷旧臣悉不为己用,厚接王罗汉、鲁秀,悉以兵事委之,多赐珍玩美色,以悦其意。罗汉先为南平王铄右军参军,劭以其有将用,故以心膂委焉。或劝劭保石头城者,劭曰“昔人所以固石头,俟诸侯勤王尔。我若守此,谁当见救。唯应力战决之,不然不克”日日自出行军,慰劳将士,亲督都水治船舰,焚南岸,驱百姓家悉渡水北。使有司奏立子伟之为皇太子,以褚湛之为后将军、丹阳尹,置佐史,骠骑将军始兴王濬为侍中、中书监、司徒、录尚书六条事,中军将军南平王铄为使持节、都督南兖兖青徐冀五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新除左将军、丹阳尹建平王宏为散骑常侍、镇军将军、江州刺史。
诗句:
”`
元凶劭,字休远,文帝长子也。帝即位后生劭,
时上犹在谅闇,故秘之。三年闰正月,方云劭生。
诗译:
元凶劭,本名休远,是文帝的长子。
文帝继位后生下了劭,当时皇帝还在守孝期,所以被保密起来。
三年闰正月,终于确定了劭的存在。
注释:
- 元凶劭:这里指的是宋文帝的长子元凶劭。
- 文帝:指宋文帝刘义隆。
- 长子:指的是宋文帝所生的第一位儿子,即元凶劭。
- 即位后生劭:文帝继位后生下了元凶劭。这里的“即位”指的是宋文帝继位为皇帝。
- 上犹在谅闇:指当时的皇帝(宋文帝)还在守孝期,不能公开露面。
- 三年闰正月:指的是宋文帝即位后的第三年,闰月的正月。
- 方云劭生:意思是才确定元凶劭已经出生了。
- 始兴王濬第二百卷列传第六十自序:这是《宋书》中关于始兴王浚的传记,属于第二百卷列传第六十部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宋文帝长子元凶劭的诞生背景和过程,展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传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诗中的“元年闰正月”,不仅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还隐含着对时间的珍视和对历史的尊重。诗中的“始兴王濬”则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和研究,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热爱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