濬字休明,将产之夕,有鵩鸟鸣于屋上。元嘉十三年,年八岁,封始兴王。十六年,都督湘州诸军事、后将军、湘州刺史。仍迁使持节、都督南豫豫司雍并五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将军如故。十七年,为扬州刺史,将军如故,置佐领兵。十九年,罢府。二十一年,加散骑常侍,进号中军将军。
明年,濬上言“所统吴兴郡,衿带重山,地多污泽,泉流归集,疏决迟壅,时雨未过,已至漂没。或方春辍耕,或开秋沈稼,田家徒苦,防遏无方。彼邦奥区,地沃民阜,一岁称稔,则穰被京城。时或水潦,由数郡为灾。顷年以来,俭多丰寡,虽赈赉周给,倾耗国储,公私之弊,方在未已。州民姚峤比通便宜,以为二吴、晋陵、义兴四郡,同注太湖,而松江沪渎壅噎不利,故处处涌溢,浸渍成灾。欲从武康纻溪开漕谷湖,直出海口,一百余里,穿渠浛必无阂滞。自去践行量度,二十许载。去十一年大水,已诣前刺史臣义康欲陈此计,即遣主簿盛昙泰随峤周行,互生疑难,议遂寝息。既事关大利,宜加研尽,登遣议曹从事史虞长孙与吴兴太守孔山士同共履行,准望地势,格评高下,其川源由历,莫不践校,图画形便,详加算考,如所较量,决谓可立。寻四郡同患,非独吴兴,若此浛获通,列邦蒙益。不有暂劳,无由永晏。然兴创事大,图始当难。今欲且开小漕,观试流势,辄差乌程、武康、东迁三县近民,即时营作。若宜更增广,寻更列言。昔郑国敌将,史起毕忠,一开其说,万世为利。峤之所建,虽侧刍荛,如或非妄,庶几可立”从之。功竟不立。
濬字休明,即将出生之夕,有鵩鸟在屋上鸣叫。元嘉十三年,年八岁,被封为始兴王。十六年,都督湘州诸军事、后将军、湘州刺史。之后又升任使持节、都督南豫豫司雍并五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将军的职位依旧。元十七年,担任扬州刺史,将军职位依旧,并设置佐领兵。元十九年,撤销了府。二十一年,加授散骑常侍,进号中军将军。
濬上奏说:“所管辖的吴兴郡,山峦环绕,地多湿地,泉水流入汇合,疏导迟缓,时雨未过就已泛滥成灾。或者正值春天停止耕作,或者是秋季淹没庄稼,农田的苦楚难以消除,防遏的方法也无济于事。那地方是肥沃的地区,一年一熟,就会让京城受到损害。有时水涝发生,由数郡遭受灾害。近年来来,节俭多而丰收少,虽然赈济周济,但已经消耗国家储备,公私的弊病正在不断出现。州民姚峤通晓便宜,认为二吴、晋陵、义兴四郡,都注入太湖,但是松江沪渎堵塞不畅不利,所以处处泛滥成灾,浸渍成灾。想要从武康的纻溪开漕河,直出海口,一百余里,穿过渠塘必无阻塞。自去实践量度,二十多年。十一年大水,我到前刺史臣义康那里想陈述此计,就派主簿盛昙泰跟随姚峤巡视,相互产生疑难,议论就停止了。既然事关大利,应该仔细研究彻底实施,于是派遣议曹从事史虞长孙和吴兴太守孔山士共同实地考察,根据地势高低进行评估,没有不亲自踏勘的,绘制图形方便,详细计算考求,按照所较量的结果确定可行。不久这四郡同样遭受水灾,不仅仅是吴兴,如果浛获得开通,各邦都会受益。如果不劳暂时的辛劳,就不会长久安宁。然而创立事情大,开始时就难。现在想要先开设小的漕河,观察它的水流情况,就派遣乌程、武康、东迁三县附近的百姓,立即施工建设。如果应该扩大,就另做陈述。过去郑国的敌将,史起毕忠,一提出他的想法,万世为利。姚峤所建的这个方案虽然只是刍荛之见,如果属实,或许可以成立。”朝廷同意他的建议。最终工程未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