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年,给鼓吹一部。二十六年,出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兖二州刺史,常侍如故。二十八年,遣濬率众城瓜步山,解南兖州。三十年,徙都督荆雍益梁宁南北秦七州诸军事、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持节、常侍如故。
濬少好文籍,姿质端妍。母潘淑妃有盛宠,时六宫无主,潘专总内政。濬人才既美,母又至爱,太祖甚留心。建平王宏、侍中王僧绰、中书侍郎蔡兴宗并以文义往复。初,元皇后性忌,以潘氏见幸,遂以恚恨致崩,故劭深疾潘氏及濬。濬虑将来受祸,乃曲意事劭,劭与之遂善。多有过失,屡为上所诘让,忧惧,乃与劭共为巫蛊。及出镇京口,听将扬州文武二千人自随,优游外藩,甚为得意。在外经年,又失南兖,于是复愿还朝。庐陵王绍以疾患解扬州,时江夏王义恭外镇,濬谓州任自然归己,而上以授南谯王义宣,意甚不悦。乃因员外散骑侍郎徐爰求镇江陵,又求助于尚书仆射徐湛之。而尚书令何尚之等咸谓濬太子次弟,不宜远出。上以上流之重,宜有至亲,故以授濬。时濬入朝,遣还京,为行留处分。至京数日而巫蛊事发,时二十九年七月也。上惋叹弥日,谓潘淑妃曰“太子图富贵,更是一理。虎头复如北,非复思虑所及。汝母子岂可一日无我耶”濬小名虎头。使左右朱法瑜密责让濬,辞甚哀切,并赐书曰“鹦鹉事想汝已闻,汝亦何至迷惑乃尔。且沈怀远何人,其讵能为汝隐此耶。故使法瑜口宣,投笔惋慨”濬惭惧,不知所答。濬还京,本暂去,上怒,不听归。其年十二月,中书侍郎蔡兴宗问建平王宏曰“岁无复几,征北何当至”宏叹息良久曰“年内何必还”在京以沈怀远为长流参军,每夕辄开便门为微行。上闻,杀其嬖人杨承先。明年正月,荆州事方行,二月,濬还朝。十四日,临轩受拜。其日,藏严道育事发,明旦濬入谢,上容色非常。其夕,即加诘问,濬唯谢罪而已。潘淑妃抱持濬,泣涕谓曰“汝始咒诅事发,犹冀刻己思愆,何意忽藏严道育耶。上责汝深,至我叩头乞恩,意永不释。今日用活何为,可送药来,当先自取尽,不忍见汝祸败”濬奋衣而去,曰“天下事寻自当判,愿小宽忧煎,必不上累”
宋书·卷九十九·列传第五十九·二凶。
诗句解析
“二十三年,给鼓吹一部。”
关键词: 鼓吹部、赏赐
注释:此处描述了元凶劭被赐予鼓吹一部的待遇,鼓吹是古代的一种乐舞形式,象征着尊贵与权力。
“二十六年,出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兖二州刺史,常侍如故。”
关键词: 使持节、都督、征北将军
注释:此句描述了元凶劭在二十六岁时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征北将军等高级官职,显示了他当时的政治地位和军事指挥权。
译文
元凶劭在宋文帝即位后,虽然表面上保持了一定的沉默,但实际上却暗中策划着篡位。他的野心逐渐暴露,最终导致了他与兄长文帝的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元凶劭的暴行不仅破坏了家族的和谐,也给整个国家带来了灾难。这一事件深刻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以及人性中潜在的恶的一面。
赏析
元凶劭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色彩。尽管他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但内心深处的野心和邪恶并未因此得到抑制。相反,随着权力的增大,他的心也逐渐膨胀,最终走向了极端。这种从政之路的悲哀在于,即使拥有再大的权力,也无法掩盖内心的黑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