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玉,字德润,虔子子也。温恭有行业,能为文章。少除世祖武陵国侍郎,转右常侍,南中郎行参军,自国入府,以文义见知,文章多见世祖集。世祖践阼,除员外散骑郎,不拜。左卫颜竣请为司马。出补句容令,在县有能名。复为江夏王义恭太宰行参军,与奉朝请谢超宗、何法盛校书东宫,复为余姚令,还为卫尉丞。世祖旧臣故佐,普皆升显,伯玉自守私门,朔望未尝问讯。颜师伯、戴法兴等并有蕃邸之旧,一不造问,由是官次不进。上以伯玉容状似画图仲尼像,常呼为孔丘。旧制,车驾出行,卫尉丞直门,常戎服。张永谓伯玉曰“此职乖卿志”王景文亦与伯玉有旧,常陪辇出,指伯玉白上“孔丘奇形容”上于是特听伯玉直门服玄衣。出为晋安王子勋前军行参军,侍子勋读书。随府转镇军行佐。
【诗句】
伯玉,字德润,虔子子也。温恭有行业,能为文章。
【译文】
伯玉,字德润,是虔的子。他温文尔雅、品行端正,擅长写文章。
【赏析】
“伯玉”是宋明帝刘彧的弟弟刘子尚的字,这里指的是刘子的字德润。诗中描述了他的家族背景和才华。
【诗句】
少除世祖武陵国侍郎,转右常侍,南中郎行参军,自国入府,以文义见知,文章多见世祖集。
【译文】
少年时期被任命为世祖的武陵国侍郎,后又转为右常侍,南中郎行参军,从州进入京城,因文采出众而闻名,许多文章都被收录在世祖的集中。
【赏析】
这段描述了他在朝廷中的职位变动和才华被赏识的过程。
【诗句】
世祖践阼,除员外散骑郎,不拜。左卫颜竣请为司马。出补句容令,在县有能名。
【译文】
当宋明帝即位成为皇帝后,任命他为员外散骑郎,但没有接受官职。左卫将军颜竣请求让他担任司马一职。之后他被派去任句容令,在任职期间颇有政绩。
【赏析】
这部分描述了他在政治上的升迁以及地方官的经历。
【诗句】
复为江夏王义恭太宰行参军,与奉朝请谢超宗、何法盛校书东宫,复为余姚令,还为卫尉丞。
【译文】
又担任了江夏王刘义恭的太宰行参军,与奉朝请谢超宗、何法盛一起编校东宫的藏书,后又任余姚县令,后来又担任了卫尉丞一职。
【赏析】
这一段描述了他在不同官职上的成就及其职责。
【诗句】
世祖旧臣故佐,普皆升显,伯玉自守私门,朔望未尝问讯。颜师伯、戴法兴等并有蕃邸之旧,一不造问,由是官次不进。
【译文】
其他宋明帝的旧臣故僚都升迁显赫,但伯玉却独善其身,只在初一和十五的时候问候一下,而颜师伯、戴法兴等人虽然也有王府的旧谊,但他从不主动去拜访他们,因此他们的官职提升没有他的快。
【赏析】
这一段反映了伯玉淡泊名利,不攀附权贵的性格特点。
【诗句】
上以伯玉容状似画图仲尼像,常呼为孔丘。旧制,车驾出行,卫尉丞直门,常戎服。张永谓伯玉曰“此职乖卿志”。王景文亦与伯玉有旧,常陪辇出,指伯玉白上“孔丘奇形容”上于是特听伯玉直门服玄衣。出为晋安王子勋前军行参军,侍子勋读书。随府转镇军行佐。
【译文】
皇帝认为伯玉的长相像画中的仲尼,经常称他为孔丘。按照旧制度,皇帝出行时,卫尉丞负责直接城门守卫,常常穿着战袍。张永对伯玉说“这职位与你的愿望不符”,王景文也与伯玉有过交情,常常陪同皇帝外出,他向皇帝推荐伯玉说“孔丘的相貌奇特”。皇帝于是特别允许伯玉穿着黑色的礼服守卫城门。后来伯玉出任晋安王刘子勋的前军行参军,跟随晋安王读书。之后又跟随府转任镇军行佐。
【赏析】
这一部分描述了伯玉在朝廷中的地位变化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