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夫,原名吴莱,元代诗人,生于公元1297,卒于公元1340
元婺州浦江人,初名来,字立夫,号深袅山道人。
吴直方子。
从学于方凤,博极群书。
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举进士,不第。
退居深袅山中,穷诸书奥旨,著《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春秋传授谱》、《古职方录》、《孟子弟子列传》、《楚汉正声》、《乐府类编》等书。
后以御史荐,授长芗书院山长,未上卒。
私谥渊颖先生。
有《渊颖集》
生卒年:1297-1340
立夫,原名吴莱,元代诗人,生于公元1297,卒于公元1340
元婺州浦江人,初名来,字立夫,号深袅山道人。
吴直方子。
从学于方凤,博极群书。
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举进士,不第。
退居深袅山中,穷诸书奥旨,著《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春秋传授谱》、《古职方录》、《孟子弟子列传》、《楚汉正声》、《乐府类编》等书。
后以御史荐,授长芗书院山长,未上卒。
私谥渊颖先生。
有《渊颖集》
生卒年:1297-1340
这首诗的标题是《答陈彦理遗石经寄诗索石鼓文作》,作者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辙。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横山先生多古玩,太学石经分我半。” 注释:这里指的是苏轼,他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藏书丰富,其中也包括许多珍贵的石刻文献。太学是古代的最高学府,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物。这里的“我”是指苏辙自己。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苏轼对古籍的喜爱和珍视
以下是《韩蕲王花园老卒歌》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蕲王手种红锦花,十载不挂铁铔鍜。” 这句诗描绘了蕲王亲手种植的红锦花,经过十年的时间依然盛开不凋。这里的“手种”暗示了蕲王对这朵花的重视和爱护,而“十载不挂铁铔鍜”则表达了这朵花的美丽与坚韧。 - “花园老卒守花树,睡着花砖闻曙鸦。” 描述了花园中的老卒守护着花朵,直到天明。这里通过“睡着”和“闻曙鸦”两个动作
注释: 1. 自我行至越,因之成越吟:我走到越地,就用越语写成了《离骚》。 2. 会稽乃巨镇,拥拔天东南:会稽是大都会,占据着东南的要冲。 3. 东南谁开辟,大禹世所钦:是谁开辟了东南呢?大禹在世时是受到尊崇的。 4. 外方岛屿接,支子祧庙临:外方的岛屿接连着,支系的庙宇临近着。 5. 磬鼗或声谏,樏橇惟力任:有时用磬、缾敲起警钟来劝阻,衹有用人力来承担重负。 6. 收功黄熊化,画道应龙深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少年解唱邯郸曲 - 描述一个年轻的歌手,他懂得如何用歌声表达情感。"邯郸"通常与音乐或歌唱有关,这里的引用可能是为了强调歌手的才华和技巧。 2. 惟有垂杨夹堤绿 -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垂杨树(柳树)在堤岸上生长着,绿色非常鲜明。"夹堤"表明这些柳树紧密地长在堤岸边,为景色增添了生机。 3. 夜来谁抱焦尾琴 - “焦尾”是一种古代的弦乐器,这里用来指代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考生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通读题干所给的诗歌,理解其内容、情感、主题、手法及风格等方面;然后结合试题的选项进行具体的辨析,如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考生应抓住诗中的关键意象“荔枝”来展开赏析。 本诗首联写诗人在闽南品尝新鲜荔枝的情景。“炎云六月光陆离,人在闽南餐荔枝”,诗人身在炎热的夏季,却能品尝到美味的荔枝,真是令人羡慕啊
【注】头燥:头发干燥。未茁:未长出。童心:童心未泯,指少年时的心性和性格。颜貌改:容颜容貌改变。苍华:白发。霜雪:指鬓发斑白。朝来抱镜看:早晨起来对着镜子看自己。类两人:形容衰老的样子。东都:洛阳。孟:孟浩然,唐代著名的诗人。西邸:长安(今西安)的住所。老康:指杜甫。杜甫晚年居在洛阳,自号“少陵野老”。孤剑:指没有靠山的孤独。故茵:旧地,故乡。乌髭:黑胡子。素栉:梳着白色发髻。风烟:指飘渺
注释:把一切世俗杂事都屏除不用,不必再说什么。好与你这位儒者一起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陈彦理的赠答之作。陈彦理是一位学者。他寄给诗人一块刻着石经的石鼓文(一种刻在石上的碑文),希望诗人能为他写首诗。 “屏除许事不须说”,诗人用一个设问句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即表示自己并不需要陈彦理所要求的石经石鼓文。“屏除”二字,既表明了诗人的谦恭和礼貌,也表明了他对此事的淡然态度。“许事”,指俗务
甬东东际控东荒,蓬莱北界跨石梁。 天风吹来黑水国,海雨洒过青龙洋。 注释: - 甬东:指宁波东部地区。 - 东际:东方的边际。 - 控:控制。 - 东荒:东方的荒漠,泛指边远之地。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名。 - 北界:北方的边界。 - 跨石梁:跨越石桥。 译文: 宁波东部的边际控制着遥远的东方荒地,蓬莱在北方与边界相接跨过石头桥梁。 天风带着黑水的香气吹拂而来,海水洒落在青龙洋上。
月出东林客窗上疑梅花影注释:明月从东林的窗户升起,仿佛是梅花的影子。 赏析:诗的前两句通过“疑”、“逢”二字,写出了诗人对月下梅花的欣赏之情。 朔风何处寒梅发,江水悠悠路超忽。 注释:在朔风中,不知寒梅在哪里盛开?江水流淌,道路迷茫。 赏析:这两句诗以“朔风”和“江水”两个环境描写,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寂、惆怅。 逢花不语疑见人,对影非真却因月。 注释:见到梅花时却不言语,好像见到了人一样
方养心欲游泰山用前韵作思仙词复和之 浩歌起作游仙曲,黄鹤无期瑶草绿。 神人结屋泰山巅,手拂浮云扳建木。 一笑齐州九点烟,天风吹断蓬莱船。 还上高丘看远海,有书莫遣麻姑传。 注释: - 浩歌起作游仙曲:开始时唱歌作游仙曲。 - 黄鹤无期瑶草绿:黄鹤没有到来,而瑶草却已经变绿了。 - 神人结屋泰山巅:神仙们建造房屋在泰山的顶端。 - 手拂浮云扳建木:用手拂去漂浮的云彩,扳动建木。 -
段天祐是一位元代的诗人,字吉甫,出生于元朝。段天祐幼年聪颖异常,五岁时便开始识字,弱冠之年(即二十岁左右)时已经能够熟练地撰写诗歌。他的文学成就在元泰定元年(1324年)得到了认可,成为进士。 段天佑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在元代的文学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不仅以诗名世,还擅长书法,并曾任浙江儒学提举等官职。其作品《庸音集》、《学文斋偶抄》等体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深厚功力
元平定州人,字仲实。 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授同知辽州事,改景州蓨县尹,定民户等,均徭役,奖农事,祀孔子,抑豪猾。 历佥广西廉访司事,时南台御史大夫与江浙省臣有隙,嗾思诚劾之,不听。 闻行省平章左吉贪墨,劾奏其罪,流之南海。 后累官刑部尚书,改礼部,总裁辽、金、宋三史,升侍御史。 出为河东廉访使,入拜中书参知政事,中书左丞。 至正十年,反对变更钞法,左迁湖广行省左丞。 旋召还。 移大司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