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你众生直道,非有即是非无。
非有非无不二,何须对有论虚?
有无妄心立号,一破一个不居。
两名由尔情作,无情即本真如。
若欲存情觅佛,将网山上罗鱼。
徒费功夫无益,几许枉用功夫。
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一切不憎不爱,遮个烦恼须除。
除之则须除身,除身无佛无因。
无佛无因可得,自然无法无人。
注释:
- 报你众生直道,非有即是非无:直接引导众生走向直道,没有即是非非。
- 非有非无不二,何须对有论虚?:非有即空,非不空,两者是同一的,无需争论。
- 有无妄心立号,一破一个不居:一切皆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假名,一破就是真实的本体,不再执着。
- 两名由尔情作,无情即本真如:因为情感而产生二元对立的思维,而真正的本性是无为自然的真实自性。
- 若欲存情觅佛,将网山上罗鱼:如果试图通过存有或寻求来达到佛陀的境界,就如同在网上捕捉鱼一样徒劳。
- 徒费功夫无益,几许枉用功夫:白白浪费时间和努力,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 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如果不理解心的本性即是佛的本质,那么就像是在寻找自己的驴子,结果还是找不到。
- 一切不憎不爱,遮个烦恼须除:不应该憎恶或热爱任何事物,因为这会导致烦恼的产生。
- 除之则须除身,除身无佛无因:只有除去内心的执着,才能真正地实现佛性,因为没有佛也没有因。
- 无佛无因可得,自然无法无人:既然没有佛也没有因,那么也就不存在佛性和因果关系。
赏析:
这首诗探讨了佛法的深奥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作者强调,佛教教导我们直接通向真理的道路,而非通过辩论或其他形式的执着。诗中通过“报你众生直道,非有即是非无”来表达直接引导众生走向正确道路的重要性,指出没有即是非非,表明一切都是暂时的,无常的。
诗中的“非有非无不二,何须对有论虚?”反映了对二元对立的批判,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有无之分。这种观点有助于破除执着,认识到一切都是暂时的、相对的。
诗中的“有无妄心立号,一破一个不居”进一步表达了一种无我、无执的态度。这种态度能够帮助人们超越世俗的欲望和束缚,回归到真实的自我。
诗的最后一段,“若欲存情觅佛,将网山上罗鱼”和“徒费功夫无益,几许枉用功夫”,则提醒我们不要被外在的事物迷惑,不要徒劳无功地追求。这鼓励我们放下执着,回归本心。
这首诗通过对佛教教义的阐述,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回归真实自我的生活态度。它鼓励我们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暂时的、相对的,从而摆脱执着和烦恼,实现心灵的解脱和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