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不由行得,说行权为凡愚。
得理返观于行,始知枉用功夫。
未悟圆通大理,要须言行相扶。
不得执他知解,回光返本全无。
有谁解会此说,教君向己推求。
自见昔时罪过,除却五欲疮疣。
解脱逍遥自在,随方贱卖风流。
谁是发心买者,亦得似我无忧。

翻译与注释:

大道不由行得,说行权为凡愚。
得理返观于行,始知枉用功夫。
未悟圆通大理,要须言行相扶。
不得执他知解,回光返本全无。
有谁解会此说,教君向己推求。
自见昔时罪过,除却五欲疮疣。
解脱逍遥自在,随方贱卖风流。
谁是发心买者,亦得似我无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大乘佛教的诗歌,旨在阐述修行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对“大道”、“修行”、“德行”等关键词的探讨,展现了修行者对道德和智慧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真理、修行和道德的思考。

第一句:“大道不由行得,说行权为凡愚。”

  • 注释: 真正的大道不是通过表面的实践就能达到的,而是通过言辞来揭示的。真正的修行者不会被表面的实践所迷惑,他们能够洞察到事物的真相,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 赏析: 这句话揭示了修行的真谛不在于表面的行动,而在于内心的觉醒和觉悟。

第二句:“得理返观于行,始知枉用功夫。”

  • 注释: 只有在理解了道理之后,才能正确地行动。如果只是盲目地行动,那就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功夫,无法真正实现修行的目的。
  •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理解和行动的统一性,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道理,才能真正有效地行动。

第三句:“未悟圆通大理,要须言行相扶。”

  • 注释: 如果不能领悟到佛法的圆满和通达,就需要通过言语和行为相互支持。言语和行动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修行的过程。
  • 赏析: 这句话提醒我们,言语和行动在修行中的重要性,它们需要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修行的成功。

第四句:“不得执他知解,回光返本全无。”

  • 注释: 不应该执着于他人的理解或见解,应该回归本心,去除一切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修行的目的,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修行的重要性,以及个人修行与外界理解的区别。

第五句:“有谁解会此说,教君向己推求。”

  • 注释: 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这种说法,因此我们应该自己去寻找答案。只有通过自我探索,才能真正理解这个道理。
  • 赏析: 这句话鼓励我们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不依赖他人的解释。

第六句:“自见昔时罪过,除却五欲疮疣。”

  • 注释: 意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并努力摆脱对物质欲望的过度追求。这些物质欲望如同皮肤病一样,阻碍了我们的修行进步。
  • 赏析: 这句话提醒我们,过去的过失和错误是我们成长的机会,通过改正这些错误,我们可以更好地走向正道。

第七句:“解脱逍遥自在,随方贱卖风流。”

  • 注释: 解脱了束缚和枷锁后,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这种自由来自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超脱。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即摆脱了世俗束缚后的自由快乐。

第八句:“谁是发心买者,亦得似我无忧。”

  • 注释: 谁是真正想要得到这些东西的人?这样的人也可以像我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这里的“发心买者”指的是那些内心渴望得到但最终无法得到的财富或其他东西的人。
  • 赏析: 这句话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无欲,而不是外在的物质和财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