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哀世愚民,不信冥中神。
恃力害良善,不避贤行人。
驰马骋东西,自谓常无前。
善恶毕有报,业缘须臾间。
神明在上见,遣使直往牵。
从上头底收,系著天牢门。
五毒更互加,恶神来克侵。
口吟不能言,妻子呼仓天。
莫怨神不佑,由子行不仁。
【注释】
太上皇老君:指道教的太上老君,即老子。
吾:我。
世愚民:世上愚蠢的百姓。
不信冥中神:不相信冥中的神灵。
恃力害良善:依仗自己的力量伤害善良之人或事物。
不避贤行人:不躲避有才德的人。
驰马骋东西:骑马在东西方向驰骋。
自谓常无前:自以为永远走在别人前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善恶毕有报:好的坏的都将有报应,恶有恶报。
业缘须臾间:因缘和因果都在短时间内显现。
神明在上见:神明在上界能看见一切。
遣使直往牵:派遣使者直接去捉拿。
从上头底收:从上面将他们抓起来收回。
系著天牢门:关押到天牢里面。
五毒更互加:五种邪恶不断交替出现。
恶神来克侵:邪恶之神前来侵犯。
口吟不能言:口中呼喊却说不出话来。
妻子呼仓天:家中的妻子孩子都呼唤天堂。
莫怨神不佑:不要抱怨神明不保佑。
由子行不仁:因为你的行为不仁厚。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道士杜光庭为《太上黄箓斋仪》作的序文,描述了世人不信鬼神,恃力害人,死后受报应的情形。首句“吾哀世愚民”,感叹世人愚昧无知;“不信冥中神”则点明世人不信鬼神;“恃力害良善”说明世人依仗自身的力量,伤害善良的人或事物;“不避贤行人”表明人们不惧怕贤者,甚至对贤者也加以害害。
第二句“驰马骋东西”,写世人骑马在东西方向肆意驰骋,不受拘束;第三句“自谓常无前”,表示世人认为自己永远领先于他人,毫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第四句“善恶毕有报”,说明世间的好与坏都有其报应,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第五、六句“业缘须臾间”、“神明在上见”,进一步强调因果报应的迅速性;第七、八句“遣使直往牵”、“从上头底收”,描写了神仙派使者捉拿恶人的情节,并提到神仙能够看见一切;第九至十句“五毒更互加,恶神来克侵”,写恶势力不断变换,而邪恶之神又来侵害;最后两句“口吟不能言,妻子呼仓天”,写出了被捉拿者家人的绝望之情;“莫怨神不佑,由子行不仁”,则是指出他们的不幸是由于自己行不仁之故所致。整首诗通过描绘世人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人行为的批判和劝诫,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