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告时世人,修道宜殷勤。
恩亦不虚生,神明必报人。
昔有刘仲伯,精诚于道门。
勤恶使从善,岁会集群贤。
香火日夜勤,亦能感仓天。
命尽应当死,众神与表天。
三魂飞杨澌,七魄入死星。
右神削死藉,左神著生名。
伺命来极济,左相踏地瞋。
普告二十狱,拔出仲伯身。
三魂还复流,七魄还入身。
血脉还运转,百节方更坚。
面目更端严,肉骨更鲜明。
死臣三七日,寝尸还更生。

【译文】

太上皇(老子)的哀歌七首告诉世人,修道宜勤奋。

不虚生恩,神明必报人。

昔有刘仲伯,精诚于道门。

勤恶使从善,岁会集群贤。

香火日夜勤,亦能感仓天。

命尽应当死,众神与表天。

三魂飞杨澌,七魄入死星。

右神削死藉,左神著生名。

伺命来极济,左相踏地瞋。

普告二十狱,拔出仲伯身。

三魂还复流,七魄还入身。

血脉还运转,百节方更坚。

面目更端严,肉骨更鲜明。

死臣三七日,寝尸还更生。

【注释】

  1. 太上皇:指道教尊奉的太上老君老子。
  2. 时世:指当时的人世间。
  3. 殷勤:勤奋。
  4. 神明:神灵。
  5. 精诚:真心诚意。
  6. 群贤:众多贤才。
  7. 香火:供神佛或祖先用的香烟和食物。
  8. 三魂飞杨澌:指三魂离开肉体飞向天空。“三魂”为道家所讲的三个灵魂。“杨”即“杨”姓,“澌”同“逝”。“三魂”指三魂离体而逝。“飞”是动词,意为离开或离去。“三魂飞杨澌”就是三魂离开了身体。
  9. 七魄入死星:指七魄进入死亡的星宿。“七魄”为道家所讲的七个灵魂。“入死星”是指进入死亡之星。
  10. 右神:指右眼的神,即右眼之灵。“削”是削减、消除的意思。“死藉”为死亡的记载。“右神削死籍”是指右眼神力可以消除死亡的记载。
  11. 左神:指左眼的神,即左眼之灵。“著生名”是指给死去的人定下名字。
  12. 极济:救济、帮助。“左相踏地瞋”是指左眼之神踩在地面上。
  13. 二十狱:指人间的地狱。“狱”为刑罚之地。
  14. 三七日:指人的寿命。“寝尸”为埋葬死者的尸体。
    【赏析】
    这是一首《太上老君哀歌》中的第七首,是一首道教的赞歌,歌颂的是太上老君(老子)的功德,赞美他的仁慈和教化之功。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共六百八十五个字。全诗用韵,平仄和谐,朗朗上口,富有音韵之美,体现了道教诗歌的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