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变之时。生在南方阎浮地。造作天地有作为。
化生万物由婴儿。阴阳相对共相随。众生禀气各自为。
番息众多满地池。生活自卫由乘靡。劫数灭尽一时亏。
洪水滔天到月支。选擢种民留伏羲。思之念之立僧只。
唯有大圣共相知。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老君在十六岁时的变化的诗。下面是对每一节的解读:

  1. 第十一变之时,生在南方阎浮地。
    注释:这里的“变”指的是变化或变形,“十一变”可能是指老君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变化。“南阎浮地”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象征南方的地方。

  2. 造作天地有作为。
    注释:在这里,“造作”可以理解为创造或创建,“天地有作为”意味着老君创造了天地,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做出了自己的行为。

  3. 化生万物由婴儿。阴阳相对共相随。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老君创造和塑造万物的过程。他以“婴儿”(可能象征着生命的初始状态)为起点,通过他的智慧和力量,使得自然界中的万物得以诞生和成长。同时,他与“阴阳”(代表宇宙中的基本元素——阴和阳)的关系也体现在他对世界的掌控之中。

  4. 众生禀气各自为。番息众多满地池。
    注释:这里的“禀气”可以解释为继承或接受某种气质或能量,而“各自为”则表示每个生灵都是独立的个体。“番息(fánxiè)”可能是一种比喻,表示众多的生机或活力。“满地池”可能是指这些生机遍布了整个世界。

  5. 生活自卫由乘靡。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老君如何保护和维护这个世界。“乘靡”可能意味着利用某种方法或技术来保护生命。

  6. 劫数灭尽一时亏。
    注释:这里的“劫数”指的是宇宙中发生的各种灾难或周期。“灭尽”意味着这些灾难或周期已经结束。“一时亏”可能是指世界因为某些原因出现了短暂的不平衡或损失。

  7. 洪水滔天到月支。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一场巨大的洪水灾害,它席卷了整个地球,直到到达了月支地区。这可能暗示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严重影响。

  8. 选擢种民留伏羲。思之念之立僧只。
    注释:这里提到了一个名为“伏羲”的人物,他被选出来领导人民应对这场灾难。同时,人们开始思考并建立了一种信仰体系,被称为“僧只”,这可能是指某种宗教或精神指导。

  9. 唯有大圣共相知。
    注释:这句话表明只有那些具有高度智慧的人才能与老君相互理解和沟通。“大圣”在这里可能是指那些具有高超智慧和能力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