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百年半,何曾一日闲。
朝随烛影出,暮趁鼓声还。
瓮里非无酒,墙头亦有山。
归来长困卧,早晚得开颜。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综合分析能力。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1)
“暮归”即傍晚回家,首句写回家的情景。从全诗来看,诗人的家是简陋的,但诗人却乐在其中,可见诗人内心的满足和愉悦之情。
(2)
第二句“百年半”,意谓人活不过百年,人生短暂。这里用“何曾”反问,强调自己的生命之短,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
(3)
第三句“朝随烛影出,暮趁鼓声还。”意思是白天随着灯火走出家门,晚上随着鼓声回到家中。这句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
(4)
第四句“瓮里非无酒,墙头亦有山。”意思是家中的瓮里有酒,墙上也有青山。这里的“瓮”“山”是诗人自喻。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
(5)
最后两句“归来长困卧,早晚得开颜。”意思是我归来时总是躺着不能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高兴得起来。这里也表现出了诗人的苦闷。
【答案】
译文:
不觉百年半,何曾一日闲。
朝随烛影出,暮趁鼓声还。
瓮里非无酒,墙头亦有山。
归来长困卧,早晚得开颜。
赏析:
首句点明时间:“暮归”。接着写回家的情景。从全诗来看,诗人的家是简陋的,但他却乐在其中,可见诗人内心的满足和愉悦之情。
第二句说人活不过百年半,人生短暂,这里用“何曾”反问,强调自己的生命之短,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句写白天随着灯火走出家门,晚间随着鼓声回到家中的情形。这是对前面诗句的具体解释。
第四句说家中的瓮里有酒,墙上也有青山,这里用“瓮”“山”自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
最后两句写自己回家后的处境:归来时总是躺着,不能起来。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高兴起来。这里也表现出了诗人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