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胡僧踏云立,红精素贯鲛人泣。
细影疑随焰火销,圆光恐滴袈裟湿。
夜梵西天千佛声,指轮次第驱寒星。
若非叶下滴秋露,则是井底圆春冰。
凄清妙丽应难并,眼界真如意珠静。
碧莲花下独提携,坚洁何如幻泡影。

天竺国胡僧水晶念珠

天竺国,即印度,位于今天的斯里兰卡。胡僧,指佛教僧侣。水晶念珠,是一种佛教修行用具,由水晶制成,形状圆润,中间有孔,可以系在手腕上。

译文:天竺国的僧侣手持水晶念珠,踏着云端站立。他的念珠上镶嵌着红色的宝石,仿佛鲛人因之而泣涕。念珠的影子仿佛随着焰火消散,圆光仿佛滴落在袈裟上使其湿润。夜幕降临,西方的千佛寺响起梵音,指轮(一种佛具)依次排列,驱散了寒冷的星宿。如果不是叶下滴落的秋露,那就是井底结出的春冰。这念珠虽然凄清、美妙、精致,但很难并论,它代表着佛教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在碧莲之下,独自提携着念珠,其坚洁之态与虚幻之影相比,更显珍贵。

注释:天竺国,即印度,位于现在的斯里兰卡。胡僧,指佛教僧侣。水晶念珠,是一种佛教修行用具,由水晶制成,形状圆润,中间有孔,可以系在手腕上。夜梵西天千佛声,指晚上在西天(印度)的寺庙里响起的佛经诵读声。指轮,是一种佛像装饰物,用于指引方向。叶下滴落的秋露,比喻珍贵的物品。井底结出的春冰,比喻坚固的品质。这念珠虽然凄清、美妙、精致,但很难并论,它代表着佛教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在碧莲之下,独自提携着念珠,其坚洁之态与虚幻之影相比,更显珍贵。
赏析:此诗以“天竺国胡僧水晶念珠”为题,描绘了一幅佛教僧侣手持水晶念珠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念珠的形状、质地、用途以及象征意义的描写,展现了念珠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念珠的象征意义进行解读,表达了对佛教修行者内心世界的理解和赞美。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