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象远蒙蒙,周回极望中。
带烟千井树,和磬一楼风。
月色寒沈地,波声夜扬空。
登临无限趣,恨不与君同。
登楼忆友
物象远蒙蒙,周回极望中。
带烟千井树,和磬一楼风。
月色寒沈地,波声夜扬空。
登临无限趣,恨不与君同。
【注释】
①登楼:登上高楼。
②物象:自然景物。
③蒙蒙:模糊不清的样子。
④周回:周围。
⑤千井树:指井边的树木。
⑥和磬:指寺庙里的钟声。
⑦寒沈:寒冷。
⑧月色:月光。
⑨波声:江水流动的声音。
⑩“登临”二句:登高而眺,无边的风光使人产生无限的兴趣。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绝之作。诗人在登楼远眺时,眼前展现的是一片朦胧的景象,他环顾四周,只见周围的自然风光都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显得朦朦胧胧,若有若无。这使诗人产生了一种空灵飘渺的美感,同时也勾起了他对于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
首联“物象远蒙蒙,周回极望中”两句,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四周,远处的景色在朦胧中若隐若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带烟千井树,和磬一楼风。”则具体描写了诗人所处之景。诗人看到井边排列着成排的树木,这些树木在微风的吹拂下,仿佛带上了淡淡的烟雾。同时,诗人还听到了寺庙里传来的钟声,这些钟声似乎在和着风的节奏,给人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
颈联“月色寒沈地,波声夜扬空。”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之景。月光洒在大地上,使得大地显得寒冷而寂静;江水的波涛声在夜晚的空气中回荡,给人一种空旷而悠远的感觉。
尾联“登临无限趣,恨不与君同。”则是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表达。诗人在登楼远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无限的风光美景,但心中始终无法忘记远方的友人,他的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惋惜。他希望能够亲自陪伴在友人身边,共同欣赏这美好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