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荒不择吏,致我交趾覆。
联绵三四年,致我交趾辱。
懦者斗则退,武者兵益黩。
军容满天下,战将多金玉。
刮得齐民疮,分为猛士禄。
雄雄许昌师,忠武冠其族。
去为万骑风,住为一川肉。
时有残卒回,千门万户哭。
哀声动闾里,怨气成山谷。
谁能听鼓声,不忍看金镞。
念此堪泪流,悠悠颍川绿。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朝天宝年间所写的,当时安南(今越南北部一带)的叛乱严重威胁了唐朝的统治。诗人以深沉的感情和尖锐的笔触,揭露了唐军的腐败和无能,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人民的同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刺安南事诗 - 这首诗是杜甫用来讽刺唐军在处理安南事件上的无能和腐败。
南荒不择吏,致我交趾覆 - 南荒之地不选择优秀的官员,导致我方在交趾地区遭受失败。
联绵三四年,致我交趾辱 - 持续三年多的时间,使我方在交趾受到耻辱。
懦者斗则退,武者兵益黩 - 懦弱的士兵害怕战斗会退缩,勇敢的战士则更加好战。
军容满天下,战将多金玉 - 军队的气势覆盖了整个天下,战将们也拥有了丰厚的财富。
刮得齐民疮,分为猛士禄 - 士兵用残酷的手段掠夺民众,将他们的生活变得贫苦。
雄雄许昌师,忠武冠其族 - 许昌的将领英勇善战,他们的忠诚和勇敢成为了家族的荣耀。
去为万骑风,住为一川肉 - 离开时如同狂风一样席卷,留下时如同一潭死水。
时有残卒回,千门万户哭 - 时常有逃回来的残兵败将,成千上万的百姓在家中哭泣。
哀声动闾里,怨气成山谷 - 哀伤的声音震动了邻里,怨恨之气弥漫了山谷。
谁能听鼓声,不忍看金镞 - 谁还能忍受听那些令人心碎的鼓声,不忍心去看那些锋利的箭头。
念此堪泪流,悠悠颍川绿 - 想到这些,我不禁泪流满面,颍水之畔的绿色田野如此宁静而美丽。
这首诗通过对唐军在处理安南问题上的无能和腐败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人民的同情。同时,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破坏,诗人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