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
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注释】

使:派遣;东川:指成都,古称“天府”,为蜀地首府;驿台:古代传递文书的处所。

孟光:即孟尝君的门客,相传她曾以“三旬”之期归家,后来孟尝君派人去迎接她,她却因未到而不肯返。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在诗中通过咏叹孟光不回的典故,表达了对故国沦亡的悲恨。

第一句,“怜”字暗用孟尝君门客孟光的故事(《史记·孟尝君列传》),意谓:这三月里,我怀念着故国的山河,思念着远戍边关的士兵,可他们却不知我的苦衷,还在那里苦苦盼望着我。

第二句,“惆怅”二字点出思乡之情,“江边望驿台”,是说诗人伫立江边,望着远处的驿台。

第三句,“料得”二字表明诗人对于士兵归来之事已有所预料。

第四句,紧承上文,进一步设想孟光可能说的话:“你今日如果回来了,我就告诉你一个秘密。”

尾联两句,“不曾春尽不归来”是说,只要春天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你就不回来吧!言外之意,希望春天早些过去。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诗人正在成都草堂,他看到战火已经平定,就想到自己久戍异乡,不能早日归去,因而有感于怀。全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语言自然,感情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