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
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
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
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
燃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
一悟寂为乐,此日闲有馀。
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以下是对每句的翻译:
- 饭覆釜山僧(注释:饭覆盖在釜山僧人身上。)
-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注释:晚些时候才明白清静的道理,每天都与世人疏远。)
- 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注释:将要等候远山的僧人,提前打扫旧居。)
- 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注释:果然从云峰里面,回头看看我那简陋的居所。)
- 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注释:用草垫子吃饭,吃松树的皮壳,烧香阅读道教的书籍。)
- 燃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注释:点燃灯火到傍晚快要熄灭时,敲磬的声音在夜晚刚刚开始。)
- 一悟寂为乐,此日闲有馀。(注释:一旦明白寂静才是快乐,这一天闲暇有余。)
- 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注释:回家又何必那么执着呢?人生如浮云,身外之物都是空的。)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远方僧人的交往,表达了对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饭覆釜山僧”,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整首诗充满了禅意,诗人在山林中过着简朴的生活,与世隔绝,享受着内心的寂静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