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岁曾为西邑吏,惯从骆口到南秦。
三时云冷多飞雪,二月山寒少有春。
我思旧事犹惆怅,君作初行定苦辛。
任赖愁猿寒不叫,若闻猿叫更愁人。
南秦雪
往昔西邑吏,云冷雪飞扬
寒二月中春,旧事惹我伤
初行路艰辛,愁猿啼不凉
注释
- 往岁曾为西邑吏:以前在西邑做过官吏。西邑:指诗人过去的官职所在地。
- 惯从骆口到南秦:习惯于从长安出发前往南秦地区。骆口:指长安城北边的小路。
- 三时云冷多飞雪:一年四季中,春天和夏天较少下雪,而冬天的云层常常显得非常寒冷,并伴有雪花飘落。
- 二月山寒少有春:二月份时天气寒冷,很少有春天的气息出现。
- 我思旧事犹惆怅:回想起过去的事情,心中仍感惆怅。
- 君作初行定苦辛:你作为第一次出行的人,一定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
- 任赖愁猿寒不叫:任凭那哀怨的猿猴因寒冷而不发出声音。
- 若闻猿叫更愁人:如果听到猿猴的叫声,反而会使人心更加忧愁。
赏析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其一·南秦雪》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所作,这是组诗的第一篇,也是全诗的核心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状态,也能从中感受到他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
首联“往岁曾为西邑吏,惯从骆口到南秦”描绘了作者在任职期间,经常需要从繁忙的长安出发,前往遥远的南秦地区。这不仅说明了作者的工作性质,也反映了他的生活轨迹。
颔联“三时云冷多飞雪,二月山寒少有春”进一步描述了南秦地区的自然景象。这里的“云冷”和“山寒”不仅描绘了季节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地理环境的熟悉程度。同时,“多飞雪”和“少有春”也透露出作者对当地气候的无奈与适应。
颈联“我思旧事犹惆怅,君作初行定苦辛”则是对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在这里,“旧事”和“新行”形成对比,前者代表着回忆与怀旧,后者则代表新的开始与挑战。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经历的怀念以及对新旅程的期待与担忧。
尾联“任赖愁猿寒不叫,若闻猿叫更愁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情感色彩。这里的“猿叫”不仅是自然的声响,更隐喻着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而“更愁人”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绪,使读者能更好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其一·南秦雪》是一首充满情感、描写细腻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唐代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