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途本自安身拙,世累由来向老多。
远谪四年徒已矣,晚生三女拟如何。
预愁嫁娶真成患,细念因缘尽是魔。
赖学空王治苦法,须抛烦恼入头陀。
【译文】
宦途本来就可以安身,世累往往到老才多。
被贬四年已够,晚生三女该如何?
担心嫁娶成真患,细想因缘尽是魔。
依赖佛的空王治苦法,须抛烦恼入头陀。
注释:
- 自到浔阳生三女子:指诗人被贬到江州(今江西九江)时,生了三个女儿。
- 诠真理用遣妄怀:意谓要理解事物的真实道理,消除虚妄的想法和欲望。
- 宦途本自安身拙:仕途本来可以安心地度过,但自己却显得笨拙。
- 世累由来向老多:世间的拖累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 远谪四年徒已矣:被贬四年,已经足够了。
- 晚生三女拟如何:对于有三个女儿的情况,我该如何面对呢?
- 预愁嫁娶真成患:预先为婚姻问题担忧,这成了真正的麻烦。
- 细念因缘尽是魔:仔细思考其中的原因和缘分都是迷惑人心的。
- 赖学空王治苦法:依靠佛陀的教义来治疗内心的痛苦。
- 须抛烦恼入头陀:必须摆脱烦恼,如同出家为僧一样。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在被贬期间对家庭、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与思考。从诗的内容来看,他首先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态度,认为自己在宦途中已经足够安稳,不再需要追求更高的官职。接着,他又感叹世间的拖累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尤其是对于家庭责任的承担。
诗中表达了对于女儿们的担忧,担心她们的婚姻问题会成为困扰自己的真正问题。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即通过佛法来治愈内心的痛苦,并摆脱所有的烦恼。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家庭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