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间睡足休高枕,水畔闲来上小船。
棹遣秃头奴子拨,茶教纤手侍儿煎。
门前便是红尘地,林外无非赤日天。
谁信好风清簟上,更无一事但翛然。

《池上逐凉二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夏日里寻找清凉、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感体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其诗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1. 诗句原文及注释
  • 窗间睡足休高枕,水畔闲来上小船。:在窗边休息至足,放下高枕;到水边悠闲地划上小船。
  • 棹遣秃头奴子拨,茶教纤手侍儿煎。:让秃顶的仆人用船桨拨水,让纤手的侍女煎茶。
  • 门前便是红尘地,林外无非赤日天。:门前便是尘世,林外却是烈日。
  • 谁信好风清簟上,更无一事但翛然。:谁能相信清风能拂过竹席,我只有如此悠然自得。
  1. 译文解析
  • 青苔地上消残暑,绿树阴前逐晚凉。:青苔覆盖的地面上消散了暑气,绿荫掩映下,我在凉爽的傍晚寻找清凉。
  • 轻屐单衣薄纱帽,浅池平岸庳藤床。:穿着轻便的鞋子和单薄的衣服,戴着薄纱帽子,躺在浅池岸边的藤床上。
  • 簪缨怪我情何薄,泉石谙君味甚长。:贵族们的奇怪是因为我的情感淡泊,而泉水和石头却深知我内心的悠长。

《池上逐凉二首》不仅描绘了夏日池塘边的清凉景致,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是唐代文人追求心灵宁静的一种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