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君雉媒什,一哂复一叹。
和之一何晚,今日乃成篇。
岂唯鸟有之,抑亦人复然。
张陈刎颈交,竟以势不完。
至今不平气,塞绝泜水源。
赵襄骨肉亲,亦以利相残。
至今不善名,高于磨笄山。
况此笼中雉,志在饮啄间。
稻粱暂入口,性已随人迁。
身苦亦自忘,同族何足言。
但恨为媒拙,不足以自全。
劝君今日后,养鸟养青鸾。
青鸾一失侣,至死守孤单。
劝君今日后,结客结任安。
主人宾客去,独住在门阑。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吟君雉媒什,一哂复一叹。 —— 吟咏你制作的雉媒之诗,我先是一笑后又叹息。
- “吟君雉媒什”:吟咏你的制作雉媒的诗作。
- “一哂复一叹”:先是一笑(表示欣赏或理解),后是叹息,表达了诗人对于诗作内容的不同反应。
- 和之一何晚,今日乃成篇。 —— 这首诗的回应为什么来的这么晚,现在总算写成了。
- “和之一何晚”:为何回应来得这么晚。
- “今日乃成篇”:现在总算写成了回应。
- 这句表达了对创作过程的感慨,以及完成作品的喜悦。
- 岂唯鸟有之,抑亦人复然。 —— 不仅鸟类如此,人也是这样的情况。
- “岂唯鸟有之”:不仅是鸟类。
- “抑亦人复然”:人也是如此。
- 这句话强调了诗人对人性中类似情况的观察和思考。
- 张陈刎颈交,竟以势不完。 —— 张、陈两位朋友为了权势而结下生死之交,但最终因权势不保而分手。
- “张陈刎颈交”:指两人关系非常密切,可以同生共死的朋友。
- “竟以势不完”:最终因为权势不保而无法维系关系。
- 这句反映了权力斗争和人际关系中的无常。
- 至今不平气,塞绝泜水源。 —— 至今心中仍有不平之气,犹如被堵截的水流,无法顺畅流淌。
- “至今不平气”:心中仍存不满。
- “塞绝泜水源”:如同被堵塞的水流一样,无法顺畅。
- 这是比喻心中的不平和受阻的情感。
- 赵襄骨肉亲,亦以利相残。 —— 赵襄王作为骨肉至亲,也因利益之争而相互残害。
- “赵襄骨肉亲”:赵襄王是骨肉至亲。
- “亦以利相残”:同样因为利益的冲突而相互残害。
- 这句反映了即使是亲近之人也可能因为利益的纷争而产生矛盾。
- 至今不善名,高于磨笄山。 —— 至今仍然没有好名声,如同磨笄山上的山峰高耸入云。
- “至今不善名”:至今没有好的名声。
- “高于磨笄山”:比磨笄山还要高。
- 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自谦和追求更高的境界。
- 况此笼中雉,志在饮啄间。 —— 还有那些被关在笼子里的鸡,它们的志向只是在饮水和啄食之间。
- “况此笼中雉”:何况这些被关在笼子里的鸡。
- “志在饮啄间”:它们只是想要饮水和啄食。
- 这反映了小生物的简单生活状态。
- 稻粱暂入口,性已随人迁。 —— 稻粱(粮食)暂时入口,但性子已经随着人改变了。
- “稻粱暂入口”:稻粱只是暂时入口。
- “性已随人迁”:性格已经随着人改变。
- 这表明即使是食物,也受到人类行为的影响。
- 身苦亦自忘,同族何足言。 —— 虽然自身遭受苦难,但也会忘记这一切,对于同类的恩怨更是不必计较。
- “身苦亦自忘”:即便自己遭受苦难也会忘记。
- “同族何足言”:同类之间的恩怨更不值得计较。
- 这两句表达了超然物外的态度和对同类关系的冷漠。
- 但恨为媒拙,不足以自全。 —— 但是只恨当初的媒人不够巧妙,否则我不至于如此狼狈。
- “但恨为媒拙”:只是恨当初的媒人不够巧妙。
- “不足以自全”:以至于不能保全自己。
- 这里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自嘲。
- 劝君今日后,养鸟养青鸾。 —— 我劝你在今以后,好好地饲养鸟儿吧,特别是要爱护青鸾这样的珍稀品种。
- “劝君今日后”:我劝你在今后的日子里。
- “养鸟养青鸾”:尤其是要好好地饲养鸟儿和青鸾这样的珍贵品种。
- 这是建议珍惜和保护珍稀之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动物的命运和人类社会中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中自私、贪婪和权力争斗的深刻洞察和批判。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珍视和谐与美好,而不是沉溺于无谓的权力争斗和物质享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