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疑忠臣,江南放屈平。
晋朝轻高士,林下弃刘伶。
一人常独醉,一人常独醒。
醒者多苦志,醉者多欢情。
欢情信独善,苦志竟何成。
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
彼忧而此乐,道理甚分明。
愿君且饮酒,勿思身后名。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对诗歌进行简单赏析。

“楚王疑忠臣,江南放屈平”,楚王怀疑忠诚的大臣屈原,在江南把屈原流放到了。屈原是楚国大夫,他忠于楚怀王,但遭到贵族排挤,被流放,最终自沉于汨罗江。

“晋朝轻高士,林下弃刘伶”,晋代人轻视隐居不仕的高士,而把刘伶看做怪诞的酒徒。

“一人常独醉,一人常独醒”,一个人总是独自沉醉,另一人总是独自清醒。

“醒者多苦志,醉者多欢情”,清醒的人往往心怀苦志,沉迷于享乐的人却常常满怀欢乐。

“欢情信独善,苦志竟何成”,快乐的情感确实可以使人自我完善,但苦苦追求的意志究竟有何结果呢?

“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兀傲”指高傲,“瓮间”指的是陶罐里,“瘠”是瘦的意思。诗人自比为陶潜,陶潜是著名的隐逸之士,诗人也不愿出仕。他把自己比做陶潜,以自比,表现自己高洁傲岸的性格。

“彼忧而此乐,道理甚分明”,我担心的是忧国忧民,他享受的是清闲自在之乐,这种差别非常明显。

“愿君且饮酒,勿思身后名”,希望您暂且饮酒作乐,不要为名利而烦恼。

【答案】

楚王怀疑忠臣,江南放屈平。楚王怀疑忠诚的大臣屈原,在江南把屈原流放到了。屈原是楚国大夫,他忠于楚怀王,但遭到贵族排挤,被流放到

最终自沉于汨罗江。晋代人轻视隐居不仕的高士,而把刘伶看做怪诞的酒徒。一个人总是独自沉醉,另一人总是独自清醒。清醒的人往往心怀苦志,沉迷于享乐的人却常常满怀欢乐。快乐的情感确实可以使人自我完善,但苦苦追求的意志究竟有何结果呢?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诗人以自比为陶潜,陶潜是著名的隐逸之士,诗人也不愿出仕。他把自己比做陶潜,以自比,表现自己高洁傲岸的性格。彼忧而此乐,道理甚分明,我担心的是忧国忧民,他享受的是清闲自在之乐,这种差别非常明显。愿君且饮酒,勿思身后名,希望您暂且饮酒作乐,不要为名利而烦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