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
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
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
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
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
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
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
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

注释:

初下汉江舟中作 :初到汉江时,舟中所作。汉江在今湖北省境内,当时为唐荆州长史张谓的官署。给舍:指地方官员。给,供给,供应;舍,官署,办公处所。

秋水淅红粒:秋天的水清澈见底,水面上漂浮着红色的小颗粒。

朝烟烹白鳞:清晨时分,烟雾缭绕,水中游动的鱼儿仿佛被煮熟了一样。

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一顿饭吃得饱饱的,可以睡到天黑;一觉睡得安稳,直到天亮。形容生活安逸舒适。

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早上没有朝拜皇帝的烦扰,晚上没有值班的劳累。

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我不知道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和我这个像船夫一样的普通人有何不同。

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还想着回到州郡去的时候,暂且自称为守护国土的臣子。

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还须要担负起安抚百姓的忧虑,关心那些疲惫不堪的百姓。

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希望一年之内能好好治理政事,等到三年后应当辞官隐居了。

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最终要让这沧浪之水冲刷掉我那飘浮在水面上的尘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任荆州长史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于仕途生涯的看法,认为做官不如归隐,归隐又能更好地服务于民众。全诗意境高远,情真意切。

首联“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描绘了汉江之景。秋水澄澈透明,如同红色的小颗粒;清晨的烟雾缭绕,犹如白色的鱼鳞在水中飘荡。此联以自然之景喻人之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无奈。

颔联“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惬意生活。一顿饭吃得很饱,可以安心地睡到天亮;一觉睡得安稳,直到天亮才醒来。诗人用轻松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一联也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颈联“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与“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无奈。早晨无需朝拜皇帝的烦扰,夜晚无需值班的劳累;不知道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和我这个像船夫一样的普通人有何不同。此联通过对比,突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尾联“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与“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政治责任与民生关怀的认识。希望回到州郡去的时候,暂且自称为守护国土的臣子;还需要担负起安抚百姓的忧虑,关心那些疲惫不堪的百姓。此联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责任与民生关怀的深刻认识。

最后一句“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决心。希望能够在一年之内好好治理政事,等到三年后应当辞官隐居。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政治事业的执着与对于个人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优美流畅,意境高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