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闰秋候早,七月风骚骚。
渭川烟景晚,骊山宫殿高。
丹殿子司谏,赤县我徒劳。
相去半日程,不得同游遨。
到官来十日,览镜生二毛。
可怜趋走吏,尘土满青袍。
邮传拥两驿,簿书堆六曹。
为问纲纪掾,何必使铅刀。

【注释】

权摄昭应:权即唐玄宗;摄,暂时代理;昭应,县名,治所在今陕西户县;早秋书事:指作者到昭应后,写的有关秋天的诗事。

夏闰:夏季有闰月,农历六月要加一个月,所以叫夏闰。

七月风骚:指秋风萧瑟,飒飒有声。

渭川烟景:渭水之畔,景色如烟。

骊山宫殿:指骊山的华清宫,唐代帝王游宴之所。

丹殿子司谏:丹殿,皇宫中的正殿;子,对人的尊称;司谏,谏官,负责规劝皇帝的官吏。

赤县我徒劳:赤县,指中国;徒劳,白费力气。

相去半日程:指与元拾遗相距仅半个日程(古代以日计算路程,半日程约等于二分之一日程)。

览镜生二毛:看了镜子,发现自己已经两鬓斑白。

可怜趋走吏:可怜那些奔走于官场的官吏。

尘土满青袍:形容官员为官不廉,污浊了衣冠。

邮传拥两驿:指驿站拥挤,往来不绝。

簿书堆六曹:官府文书堆积如山。六曹,指尚书省的六个部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问纲纪掾:询问治理国家事务的人。

何必使铅刀:何必用一把小刀呢?铅刀,比喻无用的东西。

【赏析】

此诗是诗人初至长安,寄给友人元稹和李绛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里,首先描写了自己到任后的所见所感,然后抒发了自己对于朝廷政治现状的不满,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

首联“夏闰秋候早,七月风骚骚”,写初秋时节,天气转凉,秋风萧瑟。这里的“夏闰”指的是夏季的月份多出来的一天,而“风骚骚”则描绘了秋季风的吹拂之声。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秋天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颔联“渭川烟景晚,骊山宫殿高”,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渭川的烟景显得宁静而美丽,骊山的宫殿则显得雄伟壮观。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颈联“丹殿子司谏,赤县我徒劳”,诗人感叹自己的仕途艰难。丹殿指的是皇宫的正殿,子司谏则是对人的尊称,这里指的是谏官。赤县是指中国古代的中原地区,诗人说自己在这里做官却感到徒劳无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不满和无奈,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腐败。

尾联“相去半日程,不得同游遨”,诗人表示自己与好友相隔只有半天的时间,无法和他们一同出游游玩。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自己无法享受这种友谊的痛苦。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仕途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