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何莽苍,秋声亦萧疏。
风吹黄埃起,落日驱征车。
何代此开国,封疆百里馀。
古今不相待,朝市无常居。
昔人城邑中,今变为丘墟。
昔人墓田中,今化为里闾。
废兴相催迫,日月互居诸。
世变无遗风,焉能知其初。
行人千载后,怀古空踌躇。
冀城北原作
野色何莽苍,秋声亦萧疏。
风吹黄埃起,落日驱征车。
何代此开国,封疆百里馀。
古今不相待,朝市无常居。
昔人城邑中,今变为丘墟。
昔人墓田中,今化为里闾。
废兴相催迫,日月互居诸。
世变无遗风,焉能知其初。
行人千载后,怀古空踌躇。
注释:
- 冀城北原作:指河北省保定市境内的北部地区,历史上曾是燕国的领土,后来成为北宋的陪都。
- 野色何莽苍:野色指的是广阔的原野,莽苍形容原野的颜色是苍茫而未被开垦的样子。
- 秋风也萧疏:秋风是指秋天的风,萧疏是指声音或气氛显得凄凉、萧条。
- 风吹黄埃起:黄埃是指尘土飞扬的景象。
- 落日驱征车:落日是指太阳下山的景象,驱征车是指在旅途中驱赶着征车前行。
- 何代此开国:何代是指哪个朝代,这里指的是宋朝。开国通常指的是建立国家,这里可能是指宋朝在这里建立政权。
- 封疆百里余:封疆指的是边疆,百里余是指边境的长度超过了一百里。
- 古今不相待:古今是指古代和现代,不相待意味着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 朝市无常居:朝市指的是朝廷和市场,无常居意味着朝廷和市场的变迁是不可预测的,没有固定的居所。
- 昔人城邑中,今变为丘墟:昔人指的是过去的人,城邑中指的是城市中的居民区,现在变成了废墟,即变成了山丘和废墟。
- 昔人墓田中,今化为里闾:昔人指的是过去的人,墓田中指的是墓地周围的农田,现在变成了居民区,即变成了里巷。
- 废兴相催迫:废兴指的是废置和兴盛,相催迫表示相互逼迫、催促的意思。
- 日月互居诸:日月在这里指的是时间和空间,互居诸表示它们相互占据、共存。
- 世变无遗风:世变指的是世事变化,无遗风表示没有被遗忘或保留下来的风格。
- 焉能知其初:焉能指的是怎么能够、哪里能够,知初表示知道最初的情况。
- 行人千载后,怀古空踌躇:行人指的是行走的人,千载后指的是千年之后,怀古指的是怀念古代的事物,空踌躇表示徒然地徘徊、犹豫不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河北保定地区从宋朝时期到现在的变化,从曾经的繁荣景象到如今的废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古人生活的怀念。通过对比古今的变化,诗人感叹世事无常,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之情。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历史沧桑和社会变迁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