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小花鲜妍,香繁条软弱。
高低二三尺,重叠千万萼。
朝艳蔼霏霏,夕凋纷漠漠。
辞枝朱粉细,覆地红绡薄。
由来好颜色,常苦易销铄。
不见莨荡花,狂风吹不落。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全诗,赏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树小花鲜妍”:树梢上的小花朵鲜艳美丽。
“香繁条软弱”:花香浓郁而枝条柔弱。
“高低二三尺,重叠千万萼”:花瓣高低错落,有的高两三尺,有的低二三寸,无数花朵重重叠叠,如万朵花萼。
“朝艳蔼霏霏”:早晨的花瓣上沾满薄薄的雾气,显得朦胧而美丽。
“夕凋纷漠漠”:傍晚花瓣凋谢时,纷纷扬扬地落下。
“辞枝朱粉细”,覆地红绡薄。由来好颜色,常苦易销铄。”辞枝朱粉细”,是说花瓣在离开树枝时,色彩仍然鲜艳,但很快就会脱落,这是由于花瓣太娇嫩的缘故。“覆地红绡薄”形容花瓣像一层很薄的红绸子。
“不见莨荡花,狂风吹不落”:没有见过像这种不畏狂风暴雨的花,它即使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被吹落。莨荡:一种草名,即旋覆花。这里用以比喻那些经不起风浪摧残的花卉。这首诗写惜花之情,借怜花以自伤。
【答案】
①惜春之怀(或:惜花之情)②诗人看到树梢上小花儿虽艳丽,但因枝叶柔弱、花瓣娇嫩,所以禁不住叹息。③诗人感叹花儿的娇弱和短暂④惜花之恨(或:怜花之悲)。⑤诗人惋惜那些不能经受住风风雨雨摧残的花儿(或:怜惜那些经不起风风雨雨摧折的花儿)⑥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敏锐而深刻(或:诗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想感情)⑦诗人善于运用比喻手法(或:诗人善于运用类比手法)。⑧诗人善于采用拟人手法(或:诗人善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⑨诗人善于用反衬的手法(或:诗人善于运用衬托的手法)。⑩诗人善于采用对比的手法(或:诗人善于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