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
色相故关行道地,香尘拟触坐禅人。
瞿昙弟子君知否,恐是天魔女化身。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诗,通过描绘孤山上石榴花的盛开景象,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修行的理解和感悟。下面将逐句解读诗句:

  1. 诗句释义
  • 山榴花似结红巾:描述石榴花的颜色和形状,仿佛红色的头巾般鲜艳夺目。
  • 容艳新妍占断春:形容石榴花的美丽与春天相比毫不逊色,独占春色。
  • 色相故关行道地:指出石榴花的颜色(红)与修行者(行者)的道路相符,象征着修行中的坚持与纯洁。
  • 香尘拟触坐禅人:暗示石榴花的香气可以让人联想到修行时的心无杂念,宁静致远的境界。
  • 瞿昙弟子君知否:借用佛教典故,表示作者在修行的道路上有所领悟。
  • 恐是天魔女化身:以“天魔女”比喻自己或许已经达到了某种超脱的境界。
  1. 译文注释
  • 山榴花如红色的头巾般鲜艳,其美丽足以占据春天的全部色彩。
  • 石榴花的颜色与修行者的道路相得益彰,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坚持与纯净。
  • 石榴花的香气似乎能触摸到修行者的心,让他们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深远。
  • 作者借用“瞿昙弟子”这一佛教典故,表达自己在修行上的领悟和对超脱境界的追求。
  • 最后一句“恐是天魔女化身”,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以强调自己已经达到了某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1. 赏析
  • 艺术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通过对石榴花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佛教修行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精神追求的双重欣赏。
  • 情感表达:诗人在描绘石榴花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超然境界的探索。
  • 文化内涵:诗中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元素,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点。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是白居易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也为后人研究唐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