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稀疏疏绕篱竹,窄窄狭狭向阳屋。
屋中有一曝背翁,委置形骸如土木。
日暮半炉麸炭火,夜深一盏纱笼烛。
不知有益及民无,二十年来食官禄。
就暖移盘檐下食,防寒拥被帷中宿。
秋官月俸八九万,岂徒遣尔身温足。
勤操丹笔念黄沙,莫使饥寒囚滞狱。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和微之诗二十三首》中的第二首。下面是逐句释义:
- 稀稀疏疏绕篱竹,窄窄狭狭向阳屋。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田园景象。稀疏的竹子环绕着篱笆,狭窄而狭窄的房屋朝向阳光照射的地方。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竹子的形态与屋子的位置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
- 屋中有一曝背翁,委置形骸如土木。
- 此句描述了一位老人在屋内晒太阳的情景。”翁”指老年男性,”晒背”是一种传统的休闲方式,即躺在背上晒太阳。”委置形骸如土木”则形象地描绘出老人身体放松、如同泥土一样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这位老人生活状态的观察和描绘。
- 日暮半炉麸炭火,夜深一盏纱笼烛。
- 这句诗描绘了日落时分和夜晚时刻的情景。”半炉麸炭火”意味着家中有微弱的灯光,可能是为了取暖。”一盏纱笼烛”则是指夜晚时用纱罩覆盖的小烛光,增添了一丝温馨的氛围。
- 不知有益及民无,二十年来食官禄。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员俸禄的疑问。”益”可能指的是有益、有用的意思,”无”则表示没有。”二十年来食官禄”反映了诗人对官员俸禄的质疑,认为这些俸禄并没有真正惠及民众,反而成为了官员个人的财富来源。
- 就暖移盘檐下食,防寒拥被帷中宿。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温暖的环境中享用食物的情景。”就暖”意为靠近取暖的地方,”移盘檐下食”则是指在屋檐下摆上餐具准备用餐。”防寒拥被帷中宿”则是指为了防止寒冷而盖着被子休息。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在寒冷天气中寻求舒适生活的态度。
- 秋官月俸八九万,岂徒遣尔身温足。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员月俸收入的看法。”秋官”可能是指秋天的官职,”月俸八九万”指的是每月的收入非常可观。”岂徒遣尔身温足”则表达了诗人的观点,认为官员的月俸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衣食无忧,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 勤操丹笔念黄沙,莫使饥寒囚滞狱。
- 这句诗强调了诗人对官员的责任和担当。”勤操丹笔”意味着勤奋地使用笔墨,”念黄沙”则可能是指关心国家大事或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莫使饥寒囚滞狱”则是告诫那些官员们不要因为饥饿寒冷而陷入困境或者受到束缚,要保持清廉和敬业。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心理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官员俸禄和民生问题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传达出对官员们职责的理解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同情和关注。整首诗语言平实而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