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世无幻,了无干世意。
世知我无堪,亦无责我事。
由兹两相忘,因得长自遂。
自遂意何如,闲官在闲地。
闲地唯东都,东都少名利。
闲官是宾客,宾客无牵累。
嵇康日日懒,毕卓时时醉。
酒肆夜深归,僧房日高睡。
形安不劳苦,神泰无忧畏。
从官三十年,无如今气味。
鸿虽脱罗弋,鹤尚居禄位。
唯此未忘怀,有时犹内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咏怀》。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我知世无幻,了无干世意。
- “我知世无幻”表达了作者对世界虚幻本质的认识,即一切皆为虚幻,没有什么是真实的。这里的“幻”指的是事物的表象或虚幻性。
- 世知我无堪,亦无责我事。
- 尽管世人可能会评价或指责他,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压力或责任,因为他已经认识到一切都是虚幻的,无需承担任何责任。这句话强调了他对世事的超脱和淡然。
- 由兹两相忘,因得长自遂。
- 通过这种超然的态度,作者能够摆脱世俗的纷争与纠缠,从而实现自我满足和内心的平和。
- 自遂意何如,闲官在闲地。
- 在这里,“自遂”是指自己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而“闲官”则是指一个没有太多责任和烦恼的官职。这反映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即在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中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 闲地唯东都,东都少名利。
- “东都”可能是指洛阳,这是古代的一个重要城市。这里的“闲地”指的是一个宁静、无纷扰的地方。而“东都”因为其繁华和名望,所以较少受到名利的困扰。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远离喧嚣都市、享受宁静生活的一种向往。
- 闲官是宾客,宾客无牵累。
- “宾客”在这里指的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不受束缚和限制,就像一位尊贵的客人一样。而“宾客无牵累”则意味着在这样的生活中,人们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拖累,可以真正地放松和自由。
- 嵇康日日懒,毕卓时时醉。
- 这里提到了两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嵇康和毕卓,他们都是放浪形骸的人。嵇康被后世誉为“竹林七贤”之首,而毕卓则以酒为伴,常常沉醉。
- 酒肆夜深归,僧房日高睡。
- 描述了他们在夜深人静时返回酒肆,或者在日上三竿时还在僧人的房中酣睡的情景。这些行为展现了他们的放纵和不羁。
- 形安不劳苦,神泰无忧畏。
- 这表明他们的身体虽然劳累,但内心却非常平静和无忧无虑。这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身体和心灵的平衡。
- 从官三十年,无如今气味。
- 这句话表示,经过三十年的仕途生涯后,他已经失去了过去那种官场的气味和习惯。这里的“气味”指的是官场上的习气和作风。
- 鸿虽脱罗弋,鹤尚居禄位。
- 这里用鸿和鹤这两种鸟来象征不同的人生境遇。大雁虽然摆脱了捕猎者的威胁(比喻官场的压力),但仍然受到其他因素(如名利)的影响;而仙鹤则保持了清高的地位,不受世俗的侵扰。
- 唯此未忘怀,有时犹内愧。
- 尽管他现在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但在某些时刻,他仍然会感到某种内疚或遗憾。这表明他的内心深处仍然保留着一些过去的牵挂或期望。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我明白世间并无真意,也无需去追求那些虚幻的东西。
世人也许认为我无能,但我也并不因此而感到有负担。
我能够超脱世俗的纷争,从而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和满足。
这种自由的生活状态让我感到非常舒适和愉悦。
我也深知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改正。
尽管我在官场上已有三十年的经历,但我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沉溺于名利之中。
虽然我现在的身份是一个普通的官员,但是我的心态却始终保持着一种超脱和淡泊。
有时候我会回想起过去的日子,那时的我已经失去了一些理想和追求。
我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尽管我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但我仍然时常感到一种深深的自责和愧疚感。
这是因为我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些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