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路千里,五湖天一涯。
何如集贤第,中有平津池。
池胜主见觉,景新人未知。
竹森翠琅玕,水深洞琉璃。
水竹以为质,质立而文随。
文之者何人,公来亲指麾。
疏凿出人意,结构得地宜。
灵襟一搜索,胜概无遁遗。
因下张沼沚,依高筑阶基。
嵩峰见数片,伊水分一支。
南溪修且直,长波碧逶迤。
北馆壮复丽,倒影红参差。
东岛号晨光,杲曜迎朝曦。
西岭名夕阳,杳暧留落晖。
前有水心亭,动荡架涟漪。
后有开阖堂,寒温变天时。
幽泉镜泓澄,怪石山欹危。
春葩雪漠漠,夏果珠离离。
主人命方舟,宛在水中坻。
亲宾次第至,酒乐前后施。
解缆始登泛,山游仍水嬉。
沿洄无滞碍,向背穷幽奇。
瞥过远桥下,飘旋深涧陲。
管弦去缥缈,罗绮来霏微。
棹风逐舞回,梁尘随歌飞。
宴馀日云暮,醉客未放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是赏析,要求“末尾附上赏析”。答题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把握诗歌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诗歌的内容和主题进行赏析。本首诗是诗人在集贤林亭作的即事诗,描绘了诗人所见景物。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写诗人对友人裴晋公所居集贤园的景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为国效力的愿望。从结构上看,此诗可分为三部分:前四句写园中之胜,中间四句写园中之景,后四句写园中之人。第一部分(前四句)写园中之胜;第二部分(中间四句)写园中之景;第三部分(后四句)写园中之人。

【答案】

①裴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我因受其恩惠而应允酬谢他,于是便写了这首诗。②三江:指浙江、江西、江苏的长江。千里:形容水阔浪涌。五湖:指太湖中的洞庭湖、巢湖、鄱阳湖、太湖和青弋江。天一涯:指五湖水连成一片,无边无际。③何如集贤第:与集贤园相比如何?平津池:指池水平静清澈如同平地。④竹森翠琅玕(láng gān):竹林茂密,翠绿色的竹子像玉石一样晶莹可爱。水深洞琉璃(líng qiú):池塘的水很深,水底的洞就像琉璃一样美丽。⑤文之者何人:是谁把文字写得如此优美动人呢?公来亲指麾:裴晋公亲自指挥。⑥疏凿:疏通挖掘。人意:符合人的意趣。地宜:适合土地的地势。⑦灵襟:心胸宽广的胸怀。一搜索:一扫而过,一览无遗。⑧张沼沚(zhǐ):修筑低洼处的小池。依高:倚靠高处。阶基:台阶下的台子。⑨嵩峰:指华山。伊水:指伊河。⑩南溪:指长虹。修且直:修长而且笔直。逶迤(wēi yí):曲折连绵。北馆:指洛阳的宾馆。壮复丽:宏伟而华丽。倒影红参差(cī cí):倒映在水中的颜色红白相间。东岛:指蓬莱山。晨光: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杲曜(gǎo yào):明亮耀眼。西岭:指华山。夕阳:指落日。杳暧(yǎo hàn):模糊暗淡的样子。留落晖:留下余辉。⑩水心亭:位于洛阳城西北,靠近洛水的地方,建于唐代,历代多有修缮。动荡:波涛汹涌。涟漪:水波。⑩开阖堂:即开阖门。古代宫禁门名,象征帝王出入的门。寒温:冷暖,天气变化。天时:天气情况。幽泉:深邃的泉水。镜泓澄(jùn qíng chéng):清澈如镜的水流。怪石:奇形怪状的石头。欹(qī)危:倾斜不稳。春葩:春天的花朵。雪漠漠:白色茫茫。夏果:夏天的果实。珠离离:珍珠般晶莹的果实,指石榴。主人:裴晋公,字中立。方舟:大船的意思。宛在水中坻(dī):好像漂浮在水上一样。亲宾:客人。次第至:依次到来。解缆:解开缆绳。泛:乘船游玩。向背:前后。窈(yǎo)窕(tiǎo):深远。穷幽奇:尽兴游乐。瞥过:忽然掠过。远桥下:远处的桥梁下面。飘旋:在空中盘旋飞翔。深涧陲(chí):深涧的边缘。去:消失。缥缈(piāo 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罗绮(qǐ):华丽的衣服。霏微(fēi wēi):轻细飘扬的样子。棹风:划船时激起的风浪。逐(zhú):追逐。舞回:舞蹈旋转。梁尘:船上的人挥动手臂扬起的尘土。歌飞:歌声飞扬。宴余日云暮,醉客未放归:宴会结束的时候天色已晚,还没有放客人回家的意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