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适外无恙,心恬内无忧。
夜来新沐浴,肌发舒且柔。
宽裁夹乌帽,厚絮长白裘。
裘温裹我足,帽暖覆我头。
先进酒一杯,次举粥一瓯。
半酣半饱时,四体春悠悠。
是月岁阴暮,惨冽天地愁。
白日冷无光,黄河冻不流。
何处征戍行,何人羁旅游。
穷途绝粮客,寒狱无灯囚。
劳生彼何苦,遂性我何优。
抚心但自愧,孰知其所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下面逐句释义如下:
新沐浴 —— 刚刚洗完澡。
形适外无恙,心恬内无忧。
夜来新沐浴,肌发舒且柔。 —— 洗浴完毕,身体感觉舒适,心情也变得轻松愉悦。
宽裁夹乌帽,厚絮长白裘。
裘温裹我足,帽暖覆我头。
先进酒一杯,次举粥一瓯。
半酣半饱时,四体春悠悠。
是月岁阴暮,惨冽天地愁。
白日冷无光,黄河冻不流。
何处征戍行,何人羁旅游。
穷途绝粮客,寒狱无灯囚。
劳生彼何苦,遂性我何优。
抚心但自愧,孰知其所由。
译文:
刚洗过澡身体感觉舒服,心情也变好了。
换上了宽松的夹衣帽子,穿上厚实的毛裘裹住脚和头。
喝了一口酒,吃了一碗粥,微醺中感到春天的温暖。
月亮已经西沉,天气寒冷,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愁绪之中。
白天阳光冷清,没有光芒,黄河结冰不再流动。
那些出征的人,那些在外漂泊的人,他们的处境多么艰难。
那些走投无路的穷苦之人,那些被囚禁的犯人,他们的痛苦又有多少人知道?
生活艰辛他们何尝不是如此,而我为何能够这样自在呢?
心中愧疚,却无法说出原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生活的诗。首二句写“新浴”后的愉快感受;后六句则从不同角度描绘旅途所见、所闻、所感。全诗通过旅途见闻的感受,抒发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表现了诗人旷达豪迈的胸襟和不求名利的高尚情操。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气氛。“形适外无恙,心恬内无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平和。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换衣保暖的情景,以及饮酒吃粥后的惬意感受。然后,诗人转换视角,描绘了自己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声音。他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看到了月亮西沉的景色,听到了白天阳光冷清的声音,感受到了黄河结冰的消息。这些景象和声音都让诗人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愁绪,因为这些都是他在旅途中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最后,诗人以自己的感受结束全诗,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他感叹那些出征的人、在外漂泊的人、穷苦之人和被囚禁的犯人的痛苦,同时反观自己却可以如此自在,这种对比让他深感愧疚。他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自己的感受,这让他陷入了深思。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不屈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