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
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
中宗肃宗复鸿业,唐祚中兴万万叶。
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
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法曲之作。法曲,即大曲,是一种音乐形式。唐代的法曲有“乐神”、“乐圣”之称,它起源于西域的音乐,经汉、魏传入中原,至唐时已成为宫廷音乐的主流。

首四句写法曲在唐宫中受到尊崇,并由此产生了许多佳作名篇。“法曲法曲歌大定”,歌颂了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正华声也”,指法曲的音韵纯正,符合《雅》、《颂》等古代诗歌的传统风格。

以下八句写法曲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永徽之人舞而咏”,指唐高宗永徽年间,文人们以舞咏来表达他们对法曲的喜爱。“法曲法曲舞霓裳”,“霓裳”,传说中天仙所穿的衣服,这里借指法曲舞。“政和世理音洋洋”,“政和”,宋徽宗年号(1111~1118年);“洋洋”,指乐曲悠扬动听。“开元之人乐且康”,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开元之治,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宁。”开元之人以快乐的心情歌唱,赞美太平盛世。“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盛大的样子。“堂堂之庆垂无疆”,指唐王朝的兴盛和昌盛延续不断。

最后四句写法曲的衰落。“中宗肃宗复鸿业”,“中宗、肃宗”,指唐朝中期的两个皇帝;“鸿业”,伟大的事业。“中兴万万叶”,指唐代经过两次农民起义后,国家再次强盛起来。“法曲法曲合夷歌”,“合”,融合;“夷歌”,指少数民族歌曲。“夷声邪乱华声和”,意思是说少数民族的歌曲混杂在华美的歌曲之中,破坏了汉族的纯洁的音律。这四句写法曲由于外来文化的渗入,变得不纯,不再纯正华风了。

末四句写法曲的衰落原因。“以乱干和天宝未”,“以乱”,指胡族入侵;“干”,干预;“和”,指和谐。“明年胡尘犯宫阙”,“天宝末”,指唐玄宗天宝末年到安史之乱爆发的时期;“胡尘”,指胡人入侵的烟尘;“犯宫阙”,指侵犯长安。“乃知法曲本华风”,“乃知”,于是知道;“华风”,指汉族的文化传统。“苟能审音与政通”,“苟”,如果;“审音”,审慎地研究音乐;“政通”,政治清明。意思是说,如果能够审慎地研究音乐,那么音乐就能为政治服务。

最后两句写法曲的衰亡。“一从胡曲相参错”,“一”,一旦;“参错”,交错;这里的意思是说:自从胡曲传入后,与华美的法曲相互掺杂。“不辨兴衰与哀乐”,“不辨”,不能辨别;“兴衰”指社会的发展变化;“哀乐”,指悲伤与快乐的不同情绪。意思是说:自从胡曲与华美的法曲交织在一起后,人们已经分不清兴衰与哀乐的区别了。

整首诗用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的热爱以及对民族音乐传统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