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到天台院,因逢物外僧。
忘机同一祖,出语离三乘。
树老中庭寂,窗虚外境澄。
片时松影下,联续百千灯。

【注释】

  1. 天台:即天台山,浙江的一座名山。
  2. 联句:指诗人在天台院与僧人的唱和诗。
  3. 物外僧:隐士或出家人。
  4. 忘机:忘记世俗的纷争,超脱尘世。
  5. 同一祖:指的是佛教中,一切众生本为一体。
  6. 三乘:佛教中的三种修行道路,即声闻乘、菩萨乘、圆融乘。
  7. 树老:树木年久,枝叶繁茂,寂静无声。
  8. 窗虚:窗户空旷,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
  9. 灯:这里代指寺院内的灯火,象征佛教文化。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天台禅宗寺院生活景象与禅僧生活的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天台寺偶遇一位物外僧,与其交谈的情景,以及天台山的自然美景和寺院内的宁静气氛。

首句“偶到天台院”,表达了诗人意外地来到了天台山的寺院。接着“因逢物外僧”说明是偶然遇到了一位出家修行的人。“忘机”一词,表明诗人与这位物外僧之间的沟通超越了世俗的纷争,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次句“忘机同一祖,出语离三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僧人们的对话内容。这里的“同一祖”指的是他们都是佛教徒,而“出语离三乘”则意味着他们谈论的话题超出了传统的修行方式,可能涉及更为深奥的思考或者哲理。

第三句“树老中庭寂,窗虚外境澄。”通过描述庭院中的树木年久失修、寂静无声的景象,以及窗外景色清晰可见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外界纷扰的超然。

最后两句“片时松影下,联续百千灯。”以时间的短暂(“片时”)来反衬寺院内灯火通明的景象,象征着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百千灯”可能指的是众多的僧侣和信徒在夜晚聚集一起诵经祈福的场景,也反映出天台山作为佛教圣地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天台山寺院的描绘和与僧人们的交流,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心灵净化的禅意生活。同时,诗中所描绘的自然美景和寺院内的宁静氛围,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