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将本屯营,辽河有戍城。
大夫曾取姓,先生亦得名。
高枝拂远雁,疏影度遥星。
不辞攀折苦,为入管弦声。
【注释】
卫尉寺:唐代设置的官署,设在长安城东的安福门外。
汉将:即汉将屯营,指卫尉寺中的士兵。
辽河:泛指北方边境地区。
取姓:指取得姓氏。
先生:这里指古代的学者。
高枝:《楚辞·九辩》中有“望高山之崔嵬,倚青冥而永思”句。高枝,比喻高处。
疏影:形容枝叶稀疏而明亮。
入管弦声:指进入音乐歌舞之中。
【赏析】
《和卫尉寺柳》一诗是诗人于开元年间游宴卫尉寺时所作。此诗前四句写景抒怀,后四句抒情写志,情与景、志与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全诗写得平易自然,不假雕琢,但意脉流畅,韵味隽永。
开头两句“汉将本屯营,辽河有戍城。”写卫尉寺的士兵在辽河边上驻守。“汉将”指汉将屯营,即卫尉寺的士兵。“屯营”指驻扎营地,即卫尉寺所在地。“辽河”,泛指北方边境地区的河流。“戍城”,即边防城池。“本”字,是根本的意思,强调这些士兵是卫尉寺的根本。
后两句“大夫曾取姓,先生亦得名。”写这些士兵曾经被赐予了姓氏,这些将领也得到了美称。“大夫”,指古代的官员或军事将领。《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子虽齐圣,不显哉?周有方伯,而不其身。”“取姓”,指赐姓为将军。“先生”,指古代的学者。《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文言、说卦、杂卦,读易者穷乎斯。” “得名”,指获得美称。“高枝”,指高位。《楚辞·九辩》中有“望高山之崔嵬,倚青冥而永思”句,此处暗用其意。“疏影”,指枝叶稀疏而明亮。
后两句“高枝拂远雁,疏影度遥星。”写卫尉寺的士兵站在高高的树枝上,远远地看见一群大雁飞过;树叶的间隙穿过了天空中的星星。“拂”,指碰触。“高枝”指高大的树枝。“远雁”,指飞向远方的大雁。“疏影”,指稀疏明亮的树枝间隙。“度”,“通过”,动词,“度遥星”,指穿过天空中的星星。
最后两句“不辞攀折苦,为入管弦声。”写士兵们不顾辛苦去攀折树木,因为他们想进入音乐歌舞之中。“攀折”,指攀树摘枝。“折”,指折断枝条。“苦”指辛苦的意思。“入管弦”,指进入音乐歌舞之中。“管弦”,指乐器。“声”,指声音。这两句的意思是士兵不怕攀折树木的苦痛,因为他们想听到美妙的音乐歌舞声。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卫尉寺士兵的敬意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