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塞秋应晚,金闺恨已空。
那堪裂纨素,时许出房栊。
杵影弄寒月,砧声调夜风。
裁缝双泪尽,万里寄云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读懂诗句,把握其意思,然后结合写作背景、诗人生平以及诗歌手法进行分析。

“沙塞秋应晚,金闺恨已空”,首句点明时间是秋天,而自己却远在边塞,不能与亲人团聚。“那堪裂纨素”,指自己思念之情已经达到极点,而这种思念之苦又难以排遣。“许时出房栊”一句,写出了作者的无奈与愁绪。

“杵影弄寒月,砧声调夜风”,捣衣声声,搅动着月色,撩拨着夜风。“捣衣”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劳动,也是古代妇女的一种生活,所以作者写此诗也带有对女性劳动者的同情之意。“裁缝双泪尽,万里寄云中”,写自己因思念妻子而流泪至干涸,将满腹心事寄托于遥远的白云之中。

赏析:

《捣衣》一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这首诗以一位思妇的口吻,抒写了她为丈夫远行边陲而日夜思恋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她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全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第一句“沙塞秋应晚”,交代了自己所处的环境——边地。一个“晚”字,既表现了时间的推移,也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气氛。第二句“金闺恨已空”,则揭示了造成自己孤寂的原因——丈夫远戍他乡。一个“空”字,表明了内心空虚寂寞的情怀。第三四两句是说,自己无法排遣这种痛苦,只能借助于捣衣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悲苦心情。最后两句“裁缝双泪尽,万里寄云中”,则表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深情厚意,也流露出自己孤独凄凉的境遇。

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以捣衣这一生活细节入诗,通过描写捣衣的动作、声音和周围环境,抒发了主人公内心的悲凉之感。全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