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
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
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
吾兄苦好古,学问不可量。
昼居府中治,夜归书满床。
后贵有金玉,必不为汝藏。
崔昭生崔芸,李兼生窟郎。
堆钱一百屋,破散何披猖。
今虽未即死,饿冻几欲僵。
参军与县尉,尘土惊劻勷。
一语不中治,笞棰身满疮。
官罢得丝发,好买百树桑。
税钱未输足,得米不敢尝。
愿尔闻我语,欢喜入心肠。
大明帝宫阙,杜曲我池塘。
我若自潦倒,看汝争翱翔。
总语诸小道,此诗不可忘。
诗句解释:
- “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 指的是勤奋阅读,每天读很多书,一个月可以读完一个箱子的书籍。
- “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 这里提到了朝廷的文治政策,即提倡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 “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 鼓励侄女外出工作或学习,以获得官职,就像驱赶羊群一样容易。
- “吾兄苦好古,学问不可量。” 描述了你的哥哥对古代知识的热爱和其学识的深厚。
- “昼居府中治,夜归书满床。” 描绘了你白天在官府办公,夜晚回家后书桌上堆满了书籍的繁忙生活。
- “今虽未即死,饿冻几欲僵。” 尽管生活艰难,但仍然没有到死亡的地步,饥饿和寒冷几乎让人失去希望。
- “参军与县尉,尘土惊劻勷。” 参军和县尉这样的低级官职常常处于尘土飞扬的环境中,非常辛苦。
- “一语不中治,笞棰身满疮。” 如果在公务中犯了一个小错,就会受到惩罚,身上的伤痕多是因为鞭打造成的。
- “官罢得丝发,好买百树桑。” 即使职位被取消,也足够买回一百棵树桑,表明经济状况尚可。
- “税钱未输足,得米不敢尝。” 如果税收还没完,连大米也不敢多吃,暗示生活贫困。
- “愿尔闻我语,欢喜入心肠。” 希望你听了我的教诲后心情愉快,并铭记于心。
- “大明帝宫阙,杜曲我池塘。我若自潦倒,看汝争翱翔。” 表达了你对大明王朝辉煌宫殿的回忆和对侄女未来的期望,希望自己能有所成就,让侄女也能展翅高飞。
译文:
一日读十页纸,一月读一箱书。
朝廷推崇文治之道,大量官员涌入官场。
愿你走出家门,获取官职如同赶羊。
我家兄长热爱古学,博学之才无法衡量。
白天在官府忙碌治理,夜晚回家书桌满是书。
虽然如今还未死去,饥寒交迫几乎僵硬。
参军与县尉劳累奔波,尘世中尘土飞扬令人震惊。
言语失误受鞭刑,身上遍体鳞伤。
一旦官职被撤销,仅够买回百株桑树。
税收不足不敢多吃米,生活困苦。
希望你听我话,内心欢喜。
大明王朝宫殿辉煌,我在杜曲有一片池塘。
我如果自己潦倒,看你如何高飞远翔。
赏析:
此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位长辈对侄女的关心与期望。诗中不仅表达了对侄女教育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官场的黑暗、贫困的生活条件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种朴素而深切的情感,以及对侄女未来的殷切期盼。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