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老峰头三个字,须知此与石齐生。
直叫截断苍苔色,浮世人侪眼始明。
薛老峰
薛老峰,见《神解记》 福州三十六奇之一。旧为向阳峰,唐咸通中侯官令薛逢详《人物》,尝与神光寺僧灵观游此,创亭其侧,人书“薛老峰”见《石刻》。三字镌石,府志云:“伪闽癸卯岁,一夕风雨,闻山上数千人喧噪,旦则三字侧立。”其年闽亡。无名氏《寻薛老峰记》:“志云,向阳峰旧附,薛老峰,今折焉,谓之向阳,其为西南之峰明矣。”朱豹寻薛老峰诗,“扪萝直上第三盘,薛老之为西南高峰又明矣”。
译文:
薛老峰的山名由来已久,它的名称来源于唐代诗人周朴。相传在唐朝时,侯官令薛逢和神光寺的僧人灵观曾在此游览,并在此建亭纪念。后来,这三个字被镌刻在石碑上。据记载,有一次夜晚有风雨声,听到山上有数千人喧噪,天亮时却发现这三个字已经竖立在那里。据说这个山峰在后来成为了福建的一部分,并在某一年灭亡。
赏析:
这首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薛老峰的独特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通过对薛老峰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