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与发相形,一愁白数茎。
有发能几多,禁愁日日生。
古若不置兵,天下无战争。
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欹倾。
太行耸巍峨,是天产不平。
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
四蹄日日多,双轮日日成。
二物不在天,安能免营营。
【注释】
自叹:自己感叹。
发:头发,借指人的愁绪。
白数茎:白发几根。
有发能几多:有头发,能有多少。
禁(jīn)愁日日生:被愁苦所困,一天比一天严重。
古若:古代。
不:通“丕”,大。
天产:天然生成的。
不平:不顺心。
浊浪:浑浊的水波。
二物:指“双轮”与“四蹄”。
营营:忙碌不安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愤懑之情的抒发。诗人以“自叹”为题,借自问自答的方式,把对时弊的抨击和对理想的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全诗采用比兴手法,通过“发”、“双轮”等物象,来比喻“愁”、“战乱”“不公”等不良现象。
第一句“愁与发相形,一愁白数茎。”以白发喻愁。古人常以白发表示年岁已高,而作者却以白发来说明自己内心的愁苦。
第二句“有发能几多,禁愁日日生。”以头发数量的多少来说明愁苦的程度。
第三句“古若不置兵,天下无战争。”以战争的有无来比喻政治的清明。
第四句“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欹倾。”以功名的有无来比喻社会的安定。
第五句“太行耸巍峨,是天产不平。”以太行山的险峻来比喻社会的不公平。
第六句“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以黄河的浑浊来比喻社会的黑暗。
第七句“四蹄日日多,双轮日日成。”以马匹、车轮的数量增多来比喻人民的苦难增加。
第八句“二物不在天,安能免营营。”以双轮和马匹的存在来比喻社会的矛盾仍然存在。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个人的痛苦与社会的不公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诗歌也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即在艰难困苦中仍要保持信念,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