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阴气交,两河正屯兵。
烟尘相驰突,烽火日夜惊。
太行险阻高,挽粟输连营。
奈何操弧者,不使枭巢倾。
犹闻汉北儿,怙乱谋纵横。
擅摇干戈柄,呼叫豺狼声。
白日临尔躯,胡为丧丹诚。
岂无感激士,以致天下平。
登高望寒原,黄云郁峥嵘。
坐驰悲风莫,叹息空沾缨。

孟冬阴气交,两河正屯兵。

孟冬,农历十月,此时北方天气寒冷,草木凋零,正是军队屯兵之时。

两河,指黄河和淮河,古代中国的主要河流,此时正值冬季,河水结冰,两岸驻扎着大量军队。

烟尘相驰突,烽火日夜惊。
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闪烁,战争的紧张气氛无处不在。
烽火,古代战争中传递警报的一种手段,通过点燃烽火来警示敌人。
日夜惊,形容战事频繁,让人时刻感到惊恐不安。

太行险阻高,挽粟输连营。
太行山地势险峻,道路崎岖不平,运输军粮十分困难。
挽粟,指从家乡运来的粮食,用于军队的日常供给。
连营,指军营紧密相连,形成一片。

奈何操弧者,不使枭巢倾。
然而那些操弓弩的人,却未能阻止敌人的嚣张气焰。
操弧者,指操弓弩的人,这里泛指军队中的弓箭手。
枭,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凶鸟,常用来形容奸诈狡猾的人。
倾,倾倒、崩溃的意思。

犹闻汉北儿,怙乱谋纵横。
仍然听到来自汉地(古代的一个地区)的孩子们,他们仗势欺人,阴谋诡计不断。
汉北儿,指汉地的小孩子,这里代指当地的民众。
怙乱,依仗混乱的局面行事。谋纵横,指谋划阴谋诡计,纵横捭阖。

擅摇干戈柄,呼叫豺狼声。
一些人擅自使用武器,制造混乱,发出刺耳的吼叫。
擅摇干戈柄,指擅自使用武器,指挥不当。干戈,古代的武器,这里比喻混乱局面。
呼叫豺狼声,指制造噪音,制造恐慌。豺狼声,比喻嘈杂的声音,这里用来描绘战争带来的混乱和恐慌。

白日临尔躯,胡为丧丹诚。
太阳照耀着你的身体,你为什么失去了忠诚?
白日,白天,这里比喻战争环境。尔躯,你的身躯,这里指自己或他人。
胡为,为什么。
丧丹诚,失去忠诚,指在战争中失去信仰和信念。

岂无感激士,以致天下平。
难道没有那些心怀感激之情的将士们吗?
岂无,难道不是。感激士,指有感恩之心的将士们,他们在战争中坚守岗位,保卫国家。
以,用。至,达到。天下平,意为恢复和平、安定社会秩序。

登高望寒原,黄云郁峥嵘。
登上高处远眺寒原,只见黄云浓密而高耸入云。
黄云,指秋天的黄色晚霞映照下的天空云彩,这里用来象征战乱之后的荒凉景象。
郁峥嵘,浓密而高耸的意思,形容天空中乌云密布的景象。

坐驰悲风莫,叹息空沾缨。
我坐着车辕上奔驰,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只能空叹一声。
坐驰,坐着驾车奔驰的意思,这里比喻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莫,语气词,表示无可奈何的语气。
叹息,因悲伤而发出的叹息声。空沾缨,意为白白地沾湿了帽缨,比喻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和悲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反映战争题材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孟冬时节的战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战场烟雾、烽火、太行山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士兵的勇敢和将领的无能,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正义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