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露黄云下,凝寒鼓不鸣。
战须移死地,军讳杀降兵。
印马秋遮虏,蒸沙夜筑城。
旧乡归不得,都尉负功名。

诗句释义与译文对照:

  1. 碛露黄云下,凝寒鼓不鸣。
  • 释义:在沙漠的边陲,天空中黄色的云彩显得格外清晰,寒冷的气候使得战鼓不再响起。
  • 译文:清晨,黄云覆盖的沙漠上,战鼓因寒冷而沉寂无声。
  • 注释:碛(ji q),指沙漠地带。黄云,即黄土色的云,通常出现在干燥炎热的天气。”凝寒”描述寒冷天气对战斗的影响,使人们不愿或无力继续战斗。
  • 赏析: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战争结束后的寂静和冷清。黄云和寒冷天气的设定,加强了战场的孤寂感,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无情和残酷。
  1. 战须移死地,军讳杀降兵。
  • 释义:战斗中必须将部队调至危险的位置,军队忌讳杀害投降的士兵。
  • 译文:为了战斗的胜利,我们必须将士兵们置于最危险的环境;同时,我们应避免杀害任何投降的敌军士兵。
  • 注释:移死地,意即将部队调至不利或危险之地,可能意味着深入敌后、占领敌方弱点等行动。”讳杀降兵”则强调对待投降者的态度,既要有策略也要有同情心,以免激起更多反抗。
  • 赏析:此句揭示了战争中的一种现实态度和道德选择。一方面,要敢于面对危险,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战争的残酷性,对生命保持尊重和怜悯之情。这种双重标准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复杂性和人性的考量。
  1. 印马秋遮虏,蒸沙夜筑城。
  • 释义:用战马印作为标记,秋天用沙土掩盖,夜间则进行城池的建造。
  • 译文:士兵们骑马在沙土之上留下印记,用以标记和保护阵地。利用秋季的自然条件,夜晚则进行城墙的修建工作。
  • 注释:”印马”是古代一种用于标示位置的方式,通过在沙地上刻画马蹄的痕迹来标识方向或防御设施。”蒸沙”是指利用沙土的粘性进行掩体建设,尤其在夜间施工时更为安全。
  • 赏析:此句反映了古代军队在特定环境下的战术行为和组织能力。通过利用自然环境和季节变化,军队能够在艰苦的条件下维持战斗力并有效防护自身。
  1. 旧乡归不得,都尉负功名。
  • 释义:不能回到故乡,都尉因战功显赫而背负着荣誉和责任。
  • 译文:无法返回家园,作为都尉,我因战功卓著而感到骄傲,但同时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 注释:都尉为古代军事组织中的高级将领职位。”负功名”不仅指个人的荣耀,也暗示着对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贡献。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军人在战场上的牺牲和荣耀,以及对家乡的眷恋和无奈。它揭示了战争对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赞美了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巨大牺牲的英雄人物。
    姚合在《塞下曲》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将士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这些诗句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探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的战争文化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