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
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蜂蚁争噬吞。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睢盱大志少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的《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的第一首。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夸父逐日的故事的描绘,表现了人生道路的艰难曲折和悲壮豪情,同时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君不见:您可曾见过?
夸张的语气词“见”用于引出下文,表达对前文所述故事的惊讶和感叹。
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描述了古代神话中夸父追逐太阳的故事,夸父企图追赶到太阳,但最终被太阳的光芒所吞噬。
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
指夸父在追逐过程中,冲破了云霄,冲出了茫茫的夜空,甚至留下了散落的星星。这里形象地描绘了夸父追逐太阳时的壮丽景象。
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蜂蚁争噬吞。
夸父因为极度疲劳,最后体力耗尽而死,他的尸体被狐狸、老鼠、蜜蜂等小动物争夺,这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
竫人是一种传说中的生物,它们生活在北方,体型矮小如九寸高,它们能够开口说话,与人类交流。这里的“笑喧”意味着竫人虽然渺小,但拥有与人类一样的智慧和情感。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
夸父死后,他的身躯化作了啾啾鸟,这些啾啾鸟不停地进食,直到生命终结。这里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赞美了那些勇敢追求梦想的人们。
睢盱大志少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夸父生前的雄心壮志和死后的凄凉,表达了人生易逝和命运无常的主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那些未能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人们的同情和关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想象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人生中的种种艰辛和挫折,以及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坚韧。诗人以夸父追日的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夸父一生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挑战和困难的认识。同时,也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鼓励人们要珍惜当下,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