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鲸沛,荡海垠。吐霓翳日,腥浮云。帝怒下顾,哀垫昏。
授以神柄,推元臣。手援天矛,截修鳞。披攘蒙霿,开海门。
地平水静,浮天垠。羲和显耀,乘清氛。赫炎溥畅,融大钧。
【注释】
奔鲸沛:奔腾的鲸鱼,波涛汹涌。
荡海垠:大海无边无际。
吐霓翳日:吐出彩云遮日。
腥浮云:使云雾带有腥味。
帝怒下顾:皇帝发怒,向下看。
哀垫昏:悲痛欲绝,昏迷不醒。
授以神柄:授予他神圣的武器。
推元臣:推举为元勋大臣。
手援天矛,截修鳞:用手抓住天上的长矛,斩断巨龙的尾巴。
披攘蒙霿,开海门:掀起乌云,打开海上的门扉。
地平水静,浮天垠:大地平坦,水面平静,漂浮着天空的边缘。
羲和显耀,乘清氛:羲和(太阳神)显现出光辉,乘坐着清爽的空气。
赫炎溥畅:炽热的太阳普照大地,光明四溢。
融大钧:融合天地之精华。
【赏析】
《鼓吹铙歌》,是古代一种军乐,因乐器有铙而得名。《文选·张衡<东京赋>》李善注引《汉官仪》:“鼓吹铙歌八曲……其始曰《朱鹭》,次曰《承露》、《旱云》,次《有所思》,次《上之回》,次《将进酒》,次《百年歌》,终《上之回》,皆言圣德应运,符契至精,而颂美皇德。”本诗就是歌颂皇帝的功德。
首二句“鼓吹曲辞鼓吹铙歌奔鲸沛”写皇帝驾临时鼓乐齐鸣、气势磅礴的场面。“奔鲸”,比喻皇帝的威势;“沛”,形容皇帝声威浩大,不可阻挡。接着“帝怒下顾,哀垫昏”写皇帝愤怒,下令诛杀元臣的情景。诗人把皇帝的威严、暴戾与元臣的无辜、悲惨对比起来,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对朝政腐败的愤激之情。
“授以神柄,推元臣”两句写皇帝授给元臣神权,推举他们为国重臣。“神柄”,指帝王的权力。“推元臣”,即推荐元臣。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朝廷政治的不满。
后六句“手援天矛,截修鳞”等五句写皇帝挥舞长矛,斩断蛟龙尾鳍的场景。其中“披攘蒙霿,开海门”两句写云雾被掀开,大海的门被打开。“地平水静,浮天垠”两句写大地平整,水面平静,漂浮在天空的边缘。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皇帝威力之大。最后两句“羲和显耀,乘清氛”写太阳神羲和在天空中显现光辉,乘坐着清爽的空气。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皇帝恩泽的颂扬。
全诗通过对皇帝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的失望和愤懑不平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