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到城阙,惆怅返柴荆。
端居无所为,念子远徂征。
夏昼人已息,我怀独未宁。
忽从东斋起,兀兀寻涧行。
罥挂丛榛密,披玩孤花明。
旷然西南望,一极山水情。
周览同游处,逾恨阻音形。
壮图非旦夕,君子勤令名。
勿复久留燕,蹉跎在北京。
沣上寄幼遐
寂寞到城阙,惆怅返柴荆。
端居无所为,念子远徂征。
夏昼人已息,我怀独未宁。
忽从东斋起,兀兀寻涧行。
罥挂丛榛密,披玩孤花明。
旷然西南望,一极山水情。
周览同游处,逾恨阻音形。
壮图非旦夕,君子勤令名。
勿复久留燕,蹉跎在北京。
注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长安的孤独生活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字少陵,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玄宗天宝年间进士,曾任洛阳丞、比部员外郎、滁州、江州刺史等职,后官至宰相。其诗多反映现实社会矛盾及人民疾苦,抒发政治理想和个人抱负。其诗风格恬淡简诚,清丽自然。他的诗歌创作成就突出,以山水田园诗最为杰出,与王维并称“王右丞”和“韦左司”。他的作品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风格,如常以清雅的语言表现深沉的思想感情,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他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尤长于五言古诗。韦应物的诗作现存150首,其中《长安古意》是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