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感时节,望望临沣涘。
翠岭明华秋,高天澄遥滓。
川寒流愈迅,霜交物初委。
林叶索已空,晨禽迎飙起。
时菊乃盈泛,浊醪自为美。
良游虽可娱,殷念在之子。
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
孰能同一酌,陶然冥斯理。
【注释】
凄凄:凄凉,寂寞。沣上:沣水之上,指长安。崔主簿、二李端系:指作者的朋友崔主簿和两位李姓朋友。
翠岭明华秋:翠岭在秋天显得更加明亮。
高天澄遥滓(zhǐ):天空高远清澈,远处的尘滓(滓指尘埃)被映照得格外清晰。
川寒流愈迅:河水因寒冷而更显湍急。
霜交物初委(wěi):霜降时节,草木凋敝,纷纷脱落。
林叶索已空:树叶因霜降而变黄,纷纷落尽。
晨禽迎飙起:清晨的鸟雀迎接秋风飞起。
时菊乃盈泛:这时的菊花已经盛开。
浊醪(láo)自为美:浊酒自然美味。
良游:美好而愉快的游玩。
殷念:深深的思念。
冥:通“冥”,幽暗、深远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借描写景色抒发对友人的深情。首联点出题中“九日”二字,并交代了作诗的地点——在长安的沣水之滨。颔联写景物,以“明”和“澄”来表现秋天的景物特点。颈联写天气变化,突出了秋季的典型特征。尾联是全诗的核心,通过写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清远。
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作客时有感而发的作品。诗人在长安作客,心中难免有些惆怅之情,因此借秋天景色来抒怀。
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景,主要是从视觉角度入手。其中,“翠岭明华秋”一句写色彩,写出秋天的山岭色彩斑斓,美丽动人;“高天澄遥滓”一句写空间,表现出蓝天白云的高远和空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此;“川寒流愈迅”,写出了水的特性,使人感受到秋天水寒的特点。后四句则从听觉角度入手,分别写秋风、鸟儿鸣叫以及落叶等,生动地描绘了深秋时节长安城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但含义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即人们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小诗,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