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遗迹镜潭前,孤峭高僧此处禅。
出为信门兴化日,坐当吾国太平年。
身同莹澈尼珠净,语并锋铓慧剑坚。
道果已圆名已遂,即看千匝绕香筵。
【注释】
镜潭:唐代白居易《题李侍中庭亭》诗句:“镜潭照秋月,水色与天色同。”
高僧:指妙空禅师。
出为信门兴化日:意谓妙空禅师被贬后,在福建信门(今闽清县)兴化时。
吾国:中国。
莹澈:清澈透明。
锋铓:锐利的锋芒。慧剑:佛家语,比喻智慧。
道果已圆:佛教用语,指悟道成仙,即得道果。
千匝:一千周、一千圈。
香筵:指供佛用的祭坛。
译文:
翰林遗迹映照在镜潭前,孤峭高僧在此处打坐参禅。
出仕为信门兴化长官,坐镇之时正是我国太平年。
身与尼珠一样晶莹剔透,语言像锐利的锋芒一样锋利。
道行已经圆满成就了,名声已经达到极致了。
马上就能看到千回百折绕着香炉的僧人。
赏析:
此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寒”韵。首联点明地点、人物;颔颈两联写其为人处世之风格及对国家的贡献;末联写其名望。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意境高远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