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
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解析】
这是一首五律。首联“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写登高远望的所见所感,五老峰是庐山的主峰,也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天涯”即指庐山,也暗含诗人自己。颔联“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写夜晚的天气状况,湘潭和巴蜀都是地名。颈联“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写地理位置,泰山、华山和衡山都在中国境内(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而衡山与衡山之间又连接着南岳,因此说三山“根同峙”。这两句写景很美,同时寄寓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尾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意思是:凭虚而立,有着仙人般的气质。日月在不断地推移变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站在高处,仿佛可以凭虚而立,有如仙人。而日月星辰也在不停地运行变化,从而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答案】
登庐山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
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赏析:
此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登庐山》诗。诗人以登临庐山的亲身体验,抒发了他热爱祖国河山、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诗的前半篇写庐山之高峻巍峨。首联点出庐山之高,“五老峰巅望”一句,写出了登高望远的感觉。“天涯”,即指庐山,也暗含诗人自己。次句承上而来,进一步写庐山之遥。“湘潭”,即今湖南长沙,当时属潭州管辖。“浮夜雨”,“暝寒烟”两句,则描绘了夜间的天气状况,“湘潭”、“巴蜀”均为地名。后四句写庐山之险要雄伟。“泰华”“嵩衡”皆为山名。“根同峙”,言三山之高耸入云。“脉共联”,言山脉相连不断。“凭虚有仙骨”,形容山势高峻,“日月看推迁”,表现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